友利坊:黃色燶邊叉燒
前文提過,新蒲崗是舊區,理應一定藍到黑,但原來有不少黃店林立,最近又多一間熱狗店在該區插旗,已經記低留待日後跟進。以前去康強街,得龍是首選,已結業的它們,轉戰同一條街的巷仔,顏色不詳;而今次介紹的食店,可能是全個東九龍,唯一一間黃店,有高質的燒臘,有不錯的燉湯。友利坊,前後光顧了三次,終於可以寫到篇文。很多人稱讚這裡的燒味質素佳,第一次來,要個燉湯套餐,記得灣仔天樂里的強記,也是供應大同小異的出品,...
View Article甘棠燒鵝:窮L台北之友燒鵝聚
圍內的窮L台北米芝蓮團友,見疫情稍為穩定下來,終於可以來個遲來的「開年局」。知性又時尚的GH,提議去南華會的甘棠燒鵝,眾人贊成,因為除了她之外,沒有人去過。限聚令只可以一枱八人,本來我們有九人,要分兩枱坐,但GH作為始作俑者,當晚竟然未能出席,最終我們一枱過,不用麻煩。屈指一算,已經有二十年沒踏足過南華會半步,甘棠燒鵝位於二樓保齡球場內,入場先要量度體溫,再填張健康申報表;這間飯店由鏞記的後人開設,...
View Article蒙麵:花甲車仔叻沙
上年尾收到某公關朋友的訊息,她向我推薦紅磡的蒙麵,是一間比較低調的黃店。未搬之前去過一次,當時覺得普普通通,沒有甚麼個人之處,由必嘉街搬到差館里,店子依然不大,我在黃昏時間前往,就算在限聚令下,影響並不大,因為未有太多客人。沒有連儂牆,亦沒有文宣,只見到貼上鄺葆賢與關家倫兩位黃埔區議員的海報;上年政府實施反蒙面法,因與麵店名字的發音相同,老闆接受記者訪問,大罵政府不是,剛剛的527,在其Facebo...
View ArticleRosewood Hong Kong一夜遊@彤福軒 + DarkSide
上年本地酒店界最矚目的事件,莫過於尖沙咀的Rosewood Hong Kong,於年初開幕,我曾經到訪過倫敦的Rosewood,旗下的Gin bar,收藏超過四百瓶gin,價格出奇地相宜,酒吧環境帶有英式古典氣息,更有爵士樂手駐場演奏,值得再來的好地方。香港的Rosewood,我的焦點當然放在其餐廳身上,月前有幸來到中菜廳 -...
View Article都柏林:愛爾蘭威士忌之行
很多人認為蘇格蘭是威士忌發源地,其實愛爾蘭早在十五世紀初,已經有威士忌的文字記載,較蘇格蘭早了九十年,兩地的威士忌迷,總是為這個問題而爭論不休;但有一點是無可否認,由上世紀至今,蘇格蘭威士忌的取得壓到性優勢,愛爾蘭威士忌酒廠的數目,一度跌至個位數字,也許是近年威士忌的熱潮帶動之下,...
View Article川流:回到疫情之前的三人午飯聚
前美麗華雲陽閣大廚德哥,轉戰至灣仔川流,惹來不少昔日支持他的食客追隨,身邊亦有很多愛吃的朋友先後到訪,我曾經在上年剛開業時到訪,後來它們成為了著名填詞人 -...
View Article復仇者餐館:陪我去黃店飲茶
久沒見面的A君,在她的Facebook得知,在疫情爆發得最嚴重的時間,真的能夠足不出戶,留在家中工作,一日三餐自己煮;待現在緩和一點,我說是時候見面了。A:(補返你餐生日飯。)乜咁客氣呀,都已經過了三個月。A:(搵間黃店先。)我:(妳中環返工,就復仇者餐館啦。)沒錯,就是上個月被蘋果急救,事後惹起軒然大波的黃店,賣$128的All day...
View Article〇de▽鯛白湯らーめん:全港獨有鯛魚清湯
近期風頭最勁的拉麵店,非新開不久,位於中環鴨巴甸街的的〇de▽鯛白湯らーめん莫屬。與座銀同系,都是由大阪開過來,市道低迷依然夠膽在這個彈丸之地插旗,開業短短數天,雖沒有廣泛宣傳,已經惹來很多人在店外排隊。五月某天早上,與一眾人在炮台山時代冰室吃早餐,差不多到午膳時間,便與其中一位朋友K先生,乘坐順風車到中環,試試這間以鯛魚為主題的拉麵店。只是十二時一刻左右,門外排了兩截隊,一邊是排隊落單,一邊是排隊...
View Article禤師傅小廚:在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吃一頓海鮮盛宴
土瓜灣街坊J先生,經常在他的Facebook,分享自己的飲食生活,有一次,壯碩的瀨尿蝦,惹來圍內窮L朋友垂涎,不如搞局。地點是長沙灣的禤師傅。雖然我未曾光顧過,但對於這個地方絕不陌生,因為在四份一世紀之前,同一個舖位,就是我家人經營的洗衣店。兼善里,廿幾年如一日,懂架步的就自然往裡鑽,否則不會貿然行過這條小巷。晚市需要預訂,限聚令只能坐八人,圍內窮L後知後覺無路請纓;身處以前曾經生活過兩年多地方,眼...
View Article半路咖啡:借來的空間,借來的咖啡
數年前開業,在上環東街的半路咖啡,以我們熟悉的萬壽無疆杯碟作為餐具,中西合璧的懷舊氣息甚濃,不久便成為Instagrammer的打卡熱點;它們的Latte,的確會令我經過此地之時,在此停一停,飲杯咖啡。生意好到不得了,結果是兩年前擴充營業,在不遠處的摩羅上街,開設分店,及後再下一城,去到登打士街尾,日前出現第四間分店,地點在何文田梭椏道。摩羅上街分店,記得開業不久時去過,同一條街的酒吧飲酒之前,先來...
View Article光榮冰室(尖沙咀):浩氣長存
以前想到三隻太陽蛋的碟頭飯,一定想到上環孖沙街的孖沙茶餐廳。可惜,這間茶餐廳是藍色的。只要上網一google「孖沙茶餐廳 藍」,你就會看到網民說過,老闆與員工曾經用粗口罵示威的年青人。你還吃得下嗎?我就不了。近年擴展甚速的黃店 -...
View Article鮨.齋藤Sushi Saito:三人包房Omakase
一切是誤打誤撞,才催生這場飯局。在炮台山時代冰室吃罷早餐,我與友人K先生,乘坐燒山千金YY的順風車,去中環吃拉麵,不知是誰提起,城中很難訂位的高級壽司店,米芝蓮二星的鮨.齋藤。(一直喺我飲食名單裡面,但係又話要咩咩大代VIP先訂到。)我慨嘆。(其實又唔難訂嘅,我有辦法。)K先生。(幾時?我有興趣!)YY附和。定好日子,訂位的任務,就交由K先生負責,數天後,他說訂位作實,要預先收一半訂金。(到時千祈唔...
View ArticleBurger B:牛下重現黃色漢堡
光顧過好幾間賣漢堡包的黃色架步,慶幸全部都有一定的水平,中伏的機會率,遠較那些冰室、Cafe為低。暫時吃過最好的,西營盤的Electric...
View Article馬來一菜館:吃著馬拉菜,憶起檳城艷
不能外遊的日子,仍要維持一段時間,這時候,經常回看之前旅行拍下的風光,更加懷念以往想飛就飛的任性。上年初,曾經到過檳城一遊,終於踏足這個美食之地,好像回到我出世之前的老香港,眼前的兩層高舊樓,路邊的燒臘檔,雖然身處的不是吉隆坡,但我說廣東話依然暢通無阻。有一刻想過,退休之後的日子,不如移民在此,馬來西亞與香港沒有時差,言語又通,生活指數低,兩球已經買到個大單位,馬來西亞菜又合我口味,只是要克服一月也...
View Article倫敦:幾度蠔情Borough Market
始終也忍不住,再來這個倫敦的旅客熱點 - Borough Market,原因是:我想食生蠔。當日早上在東倫敦Dalston的咖啡館吃早餐,然後跳上往Borough...
View Article熊拉麵:慷慨魚油撈麵
佐敦白加士街的熊拉麵,對上一次到訪,是四年前最寒冷的時間,吃一碗熱呼呼的豚骨拉麵。月前疫情最嚴重的日子,索性關門,四月中重開,上環分店就繼續營業,最近聽到住在附近的友人飛神兄,不時推介這間拉麵店;另一位友人辣椒,跟著他的飲食路線圖,吃罷之後亦不禁給它一個讚。早上十一點半便開門,門外只貼上小小的米豬蓮,與登記飲食界選民的貼紙,店內文宣欠奉,相比對面的開餐Dine...
View Article阿木台灣麵:相思之麵
以前跟朋友說去廣華街,對方總會問:(乜你玩氣槍㗎咩?)自從十年前,添好運在此發跡,開始出現不少食店,最近一年,黃色經濟圈興起,這裡成為另一條黃店街。最好生意的一間,莫過於阿木台灣麵,每次經過,不論是中午或晚上,門外大排長龍,插針也不入。不止一位朋友,向我推薦過這間由台灣人開設,傳承著父母手藝的食店,其牛肉麵走眷村風味路線,在香港算是少有。甚麼時間可以避開排隊人龍?就是平日的黃昏前,下午五點九入座,雖...
View Artic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