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猛烈南瓜在飯桌
Browsing all 1812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白鬚旗艦店:下雨晚上食碗粉

今個月有幾日會在西貢,以往我一年最多入去一次,加起來已經是過去數年的總和。廿年前到訪過區內的有名車仔麵店,藉此想回味一下,但是不開晚市,咖啡店例牌去到六點就打烊,一個人又沒可能去「六福」食海鮮。當中有兩日,我在「白鬚」晚餐,然後才乘坐小巴回市區。曾經在西貢居住,因為結婚而遷出市區的友人J,不時推薦這裡,現在更是同聲同氣店,值得支持一下。下雨晚上,店內客人稀少,樓上雅座有電影分享,我入座時沒有為意,選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同一餐室:德昌回歸土瓜灣

多年前,「德昌魚蛋粉」仍是一間在土瓜灣北帝街投注站隔離的小店,及後被食評家推上雜誌專欄,自此平步青雲,細舖變大舖,搬到去同一條街欣榮花園,後來被「翠華」取代其位置。當時我覺得它們的魚蛋,老舖年代叫做食得過,價錢經濟,去到大舖年代,與茶餐廳無異,第一次去,覺得差過以前,最後一次去,又好像止跌回升;個人覺得大埔好幾間魚蛋檔,出品更佳(可惜有一間被網民證實為藍店)。變成大舖再擴張向外發展,開到去天后、北角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Q1第一郡:相逢未晚蟹糕番茄湯檬

以前想吃越式三文治,第一時間會想起佐敦「添記」,但已經差不多八年沒訪了。在荔枝角道開業好幾年的「Q1第一郡」,經常在這一帶出沒的我,竟然未曾光顧這間同聲同氣的食店,反而隔離的「康瑞」,今年已經光顧過兩次,真神奇。很久之前在荃灣某間小店(現已結業),人生第一次吃越式番茄蟹肉檬,其酸甜鹹鮮的味道的確開胃,但近年每次到越南料理,十居其九吃牛肉粉。飲食網站有不少人推薦這裡的蟹糕番茄湯檬,毫不猶豫來一碗,價錢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榕基滷水專門店1992:大埔同路滷水鵝

大埔朋友A先生,不時推薦這間在廣福道,上年由年青人接手打理的「榕記滷水專門店」,我一直記住,但最近入大埔,始終與它擦身而過。趁這晚要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買點東西,然後坐72號巴士,向廣福道進發,試試這間同路的潮式滷水店。去到門口,外面有不少人正在等候,但大多是外賣,只是等了不到十分鐘,在我前面有兩張籌沒有出現,入座之前,店員提醒鵝肉剩下很少,到時未必有,生意真的好到不得了,時為未夠晚上七點。我沒所謂,反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麺屋こころ Kokoro Tokyo Mazesoba:東京撈麵

日本拉麵或沾麵,甚至烏冬,大家都應該吃過很多,至於日本撈麵呢?在友人的Facebook看到,有間來自東京的撈麵店,進駐灣仔軒尼詩道,好奇之下,先行上網搜尋一下,2013年才在東京開店,短短一年已經拿下有關飲食的獎項,然後極速擴充,在亞洲與及北美洲開分店。「Kokoro Tokyo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牧羊少年咖啡館(葵青劇院):Pre-Theatre晚飯

唯一一次光顧「牧羊少年咖啡館」,已經數到去白楊街店開業初期,與當時的女友前往,如非看回該篇在2012年寫下的Blog文,或許我已經記不起了。日前與好友到葵青劇院看「穿KENZO的女人」,開場之前要找個地方晚飯,有想過不如在葵廣掃街,但實在太多人;新都會廣場裡面的餐廳,不是藍色集團就是不太吸引。似乎只剩下劇院旁邊的食肆二揀一,我們沒可能去「翠園」,牧羊少年的葵芳分店,生意興隆,要等一會才能入座。「如果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Around Wellington:生日威靈頓

原本與友人YH慶祝生日的飯局,二人變三人,三人再變四人,訂位改完又改,另外兩位朋友都是我認識,這樣更好,熱鬧一點,還可吃多一點。來到銅鑼灣登龍街的「Around Wellington」,見到門面與環境,也不用多解釋其鮮明的立場了。事前YH問:「呢度收唔收開瓶費?」我:「$200一支。」人齊,其中一位朋友提議開瓶紅酒,三百多元的澳洲Cabernet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茜麵(西口西麵) :開利轉手賣花甲

在土瓜灣銀漢街多年,賣車仔麵的「開利小食」,現已轉手,並改了一個粗口諧音的名字「西口西麵」,然而立場不變,繼續由同路人經營。午飯時間前來,食碗麵才上班,堂食依然在隔離舖,依然是先落單,後揀位坐。看看點菜紙,與開利年代有少少出入,單是麵條的選擇,坊間車仔麵店的幼麵粗麵油麵,一律欠奉,最特別是花甲芫荽湯底,有辣有唔辣,我想芫荽是店名的由來。穩陣起見,揀個不辣的蒜香花甲湯,$38一碗,包麵條、生菜、豆卜、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寿し雲隠:即日執二攤Omakase

 如常的day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Untitled Cafe & Bar:同聲同氣手造意粉

萬聖節當晚,從土瓜灣跑到尖沙咀,去到太空館附近,人流漸多,見到手錶顯示跑夠6K,就此收步。又要找個地方晚飯。穿過隧道,行到去赫德道一帶,見到「Pici」門口正在有人等候,一向喜歡它們的手造意粉,價廉物美,但現在疫苗氣泡分四級制,我還吃到嗎?問問門口的外藉接待員,她的答案是全間餐廳都是行C區。並不是每一間Pici都是一定要安心,有朋友說長沙灣D2分店仍是B類,大抵是地區關係吧,總之尖沙咀店我就沒資格光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勇記海南雞:早上排隊等開門

近日紅磡區大熱的食店,「勇記海南雞」必佔一席。除原有街坊支持之外,「米紙」的報導一出,令到這間在馬頭圍工廠區裡面的食店,廣為人知;每次我來這一帶,通常都是去Adidas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拉麵來(尖沙咀):中午來一碗海老吟釀

數年沒訪「拉麵來」,現在旺角黑布街分店,已搬去尖沙咀加拿分道,記得它們的豚骨湯拉麵是超重口味,當年拉麵風在香港剛吹起的時候,吸引了不少同路中人。上個月某天中午黃金時間,經過尖沙咀店,外面車水馬龍,見到裡面竟然只得一個客人,不如食碗麵。與大坑,旺角店一樣,裝潢走懷舊路線,拉麵有六款,但是已找不到豚骨拉麵。海老吟釀湯拉麵,對這個比較有興趣,皆因很少見香港的拉麵店,會用到清酒入饌,其午市價錢$104一碗,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Chip In Fish & Chips:炸魚薯條喚起褪色回憶

又在西貢的日子,黃昏時間經過很久沒光顧的「Chip In Fish &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威風百麵:A餐車仔麵送甜品

紅磡區吃車仔麵,豈只得「蒙麵」?必嘉街的「威風百麵」,是另一個選擇。與前者不同之處,這裡行A餐,二人一枱,晚市只限外賣,想堂食的話就要在黃昏之前,當日我差不多五點半來到,趕得及。凡惠顧車仔麵,皆送甜品一客,應該是我第一次見到有車仔麵店,有如此舉動。餐紙上並沒有咖喱陳皮魚蛋、紅腸、粉腸之類,但是蘿蔔豬紅豬皮仍在陣中;多了手撕雞、半熟玉子、台灣腸這些非傳統車仔麵的配料。時間關係,隨便選了幾款,客人不太多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Mum Veggie Cafe:四素一湯

素食餐廳「Mum Veggie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食粉絲so easy

「粉絲當魚翅,食落又幾似。」最近兩日,粉絲成為了熱門食物,在我的Facebook裡面,能見度極高。以往只屬於配角,但一躍成為熱門之選,又老又韌的牛肉搭上嫩口粉絲,極端的組合,卻炒出一大碟鹹鹹地脆脆地的花生味,旁觀者就算無份食,心靈上也感到津津有味。不一定是戥人幸福的甜蜜,也可以是幸災樂禍的涼快。懷念車品品小時候打開包粉絲,落些湯粉焗兩三分鐘便成,沒有任何配料,齋吃的確太單調,皆因其本身真的沒甚味道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蘇格蘭:BenRiach酒廠之行

回到三年前的秋天上月初出席在旺角Cordis酒店,旗下的中菜廳 -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麵賜園:女人街神龍賜你一碗麵

旺角越南菜老字號「越興園」,已經有很久沒光顧,大約是超過二十年吧,就算它被認證為黃店,我也提不起興趣再訪。月前在女人街買唱片,發現對面有間霓虹亮透,猶如集合七粒龍珠之後,召喚神龍出場的櫥窗,看看其招牌,中文名是「麵賜園」,英文名是「Noodles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韭菜不能割

究竟由幾時開始,我愛上了與韭菜有關的食物?大約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,長沙灣元州邨外面的流動熟食小販,有檔只賣煎韭菜餃,經歷人生第一次之後,自此與它不能分割。當時黃金商場外面的繁華盛世,這邊吃炒螺,那邊吃韭菜餃,再拿起崩大碗一舉而盡,多麼的美好世界。走鬼檔日漸式微,紛紛入舖來個大包圍,魚蛋燒賣煎釀三寶炸大腸煎餃樣樣齊,凡是經過而當時有胃口的話,總是停低來一份煎韭菜餃過口癮。曾經好喜歡土瓜灣的巧興,但是在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雄記美食:克盡己任賣牛雜

又一間只可以在放假或返晏的日子,才能來的食肆,行A餐二人一枱,灣仔克街的「雄記美食」,每逢中午時間,門外大排長龍。記得以前在這條街的食肆,沒有一間做得長,被稱之為藍店的「華星冰室」,早已打破了宿命,但與雄記相比,人氣實在差太遠了。早前某YouTube頻道,介紹這裡的牛雜,我想是人氣急升之其中一個原因?裡面擺放了不少模型,赫見許冠傑的唱片也在架上,西班牙「雨傘酒」與「香港人」清酒擺在一起,總之所有佈置...

View Article
Browsing all 1812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