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猛烈南瓜在飯桌
Viewing all 1806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檳城:汕頭街四大天王之二

$
0
0


說了很久,終於踏足檳城,本來早在八年前,已經有機會來到這個美食天堂,但是感情關係是很脆弱的,那時買了特價機票,誰能保證大半年後,大家仍在一起?

直航機票要成二千多,我又沒有用哩數去換,最便宜就當然買廉航機票,中午由香港出發,經吉隆坡轉機,黃昏時間抵達檳城。

出到市中心,沒有直接到酒店check-in,而是直接吃晚餐,反正我只得一個背囊跟身;汕頭街(Kimberley Street),是當地其中一個集結不少地道美食的地方,我在光大下車,行數分鐘便到。




出發前上網搜尋資料,得知這條在晚上搖身一變,成為美食街的地方,竟然有四大天王。

(我經常都話,禮失求諸野,好多喺香港已經消失,或者係過氣的事物,往往在外地搵得番,四大天王,你話好似我呢個老鬼,或者後生過我啲就聽過呢個名詞,甚至擁護過;去到千禧世代,就唔知喇。)

此四大天王,當然不是那四位巨星,而是四間最出名的檔口。

我太喜歡炒粿,每逢去新加坡/吉隆坡,起碼吃夠兩碟才心息,香港是絕不能吃到的味道;連豬油渣,螄蚶也不敢下,還叫星馬風味?

年前在紅磡的檳城小屋,掛著檳城旗號,炒出來的粿條卻無形無神,不禁搖頭。



走到去檔口,用廣東話點餐,他們聽得懂,$5.6令吉一碟(加蛋),先找個位坐下,可能客人不多,很快便送到我面前,一手交粿條,一手交錢。





眼見檔主用炭爐炒,風味更佳,炭香四溢,每條順滑的粿條,沾滿了炭香與醬油香,好像吃不出豬油渣,螄蚶不缺,粒粒飽滿鮮甜;馬來西亞的芽菜一向高質,吃過就會知,爽甜可口,這是香港吃到的芽菜難以比擬。



另一位天王:權記鴨粥粿汁,收費三級制,我要個中size,$9.5令吉,要多隻去骨鴨脾,$10令吉。



配粥或配粿條,我選了後者,漆黑的粿汁,濃甜得不見底,有如泰國的船河一樣地重口味;內裡有大量一絲絲的鴨肉,豬空,鹵蛋等等,最後我吃到湯汁一滴不剩。



去骨的鴨髀,肉質柔軟,鴨皮滑溜,做得很入味。

至於其餘兩位天王呢?一間賣四果湯,一間賣雞腳,但我真的吃不下了。隔晚再訪,計劃吃碟雞腳,可惜沒有開門營業。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檳城:過馬路吃碗蝦麵@青屋蝦麵.五香鹵麵專賣店

$
0
0


今次檳城之行,下榻的酒店附近,有不少地道食店,基本上只在這一帶覓食,也不會令人失望,根本不用被旅遊書老點。

行過對面馬路的青屋蝦麵.五香鹵麵專賣店,已經可以吃到一碗出色的蝦麵。

純屬誤打誤撞,後來上網搜尋有間該麵店的資料,原來也頗受當地人歡迎;我第一次吃蝦麵,要數到差不多二十年前,灣仔的蝦麵店,當時我見識少,又未去過南洋,根本不知道正式的蝦麵是甚麼模樣,吃過覺得好,就認定是正宗;數年前再訪時,覺得水準不及從前,那時已經到過新加坡,於當地吃過蝦麵。



你會不會見到南洋的蝦麵,會以再造肉,例如蟹柳作配料?香港人工貴,成本高,用上價錢低廉的食材,企圖蒙混過關,大有人在,不懂者或會輕易上釣,若碰著個識途老馬,哈哈哈!

麵條有四款可選,而且可以加料的蝦麵,我在檳城奉行少食多餐,就來一碗最原始,無添加的蝦麵,數塊錢而已,當然是馬幣。



100 Plus,是馬來西亞的國家飲品,地位像蘇格蘭的Iru Bru一樣,香港也有,但很少地方有售,上次在香港喝100 Plus,沒記錯是在HKU Space的汽水機買。

加冰不加冰是個人選擇,最緊要是雪得夠凍,以100 Plus代酒,喝得痛快。



泛起一片紅油,蝦米代替蝦肉,還有一隻鹵蛋的蝦麵,我選了油麵,濃郁的蝦味盡在湯底裡面,辣度挺強,這股蝦味是流於自然,沒有修飾過;蝦米的香味,把這個既辣亦鮮的湯底,給予了一股鹹香,油麵質感對辦,索湯力強,鹵蛋亦然。



輕易地連麵帶湯吃清光,只感到後悔沒有加料,摸摸頸背,汗如雨下,也許是蝦麵的一記終極高潮。

都說少食多餐,一碗拉麵只能滿足到我的口腹之慾,接下來的時間,又要到其他地方掃街了。

青屋蝦麵.五香鹵麵專賣店:133, Jalan Burma, George Town, 10050 George Town, Malaysia

檳城:Siam Road阿伯炭火炒粿條

$
0
0


上兩篇blog文,我介紹過汕頭街的炒粿條,炭爐炒特別香,但這不是我吃過最好。

一山還有一山高,且看這間在Siam Road爆紅,於擺街檔年代,曾經得到某個美食榜,全球50大街頭小食,排名14位,滿頭白髮的老伯,站在炭爐前炒粿條的檔口;每天惹來不少食客排隊,聽說要等上一個多小時,方能一嚐炭香風味。

上年檔口曾經休息數月,惹來老伯退休疑雲,及後在同一條街,入舖繼續經營,我從下榻的酒店行過來,差不多花了15分鐘的腳程,當見到店外的老伯,正炒著粿條,便是了。

中午十二時一刻,太陽最猛烈的時間,檳城沒有四季,一月中下旬的氣溫,高達32度,試試想像一下,那時仍擺在街邊的日子,食客們在炎熱天氣之下排隊,可想而知有幾辛苦;或者南洋人早已習慣,對我這個過客而言,難免有點覺得不可思議。



最辛苦的,應該是老伯,雖然現在檔口已入舖,但是爐頭仍在戶外地方,烈日當空對著炭爐,加上已一把年紀,少點氣力也不行。



尚未有太多食客,先找個位坐下,點杯薏米水。



$7馬幣一碟炒粿條,只說辣與不辣便可,製作需時,喝著薏米水慢慢等。



上桌了,眼見有蝦仁、螄蚶、臘腸、芽菜、蛋、豬油渣等配料,當然不少得炭香,這是靈魂所在。

順滑的粿條,沾上炭香與醬油香,蝦仁爽甜不霉,螄蚶肥美鮮甜;馬來西亞的芽菜一向高質,無須多作解釋,臘腸質素不俗,咬到一小塊豬油渣,完美地演繹出,甚麼是炒粿條。

偶然在香港吃著炒粿,無形又無神,豬油渣螄蚶又不敢/不肯下,還叫正宗南洋風味?普羅港人對某些事或許仍扮作不知,對旅遊呢,就開始成熟起來,未必有本錢飛Long Haul,東南亞近近地,拿三,四天假期,買張機票,直接飛往當地,大吃特吃當地美食,馬來西亞的物價便宜,花錢不會感到肉赤。

那些偽星馬菜店,極其量只呃你一次半次,所以現在我很少在香港吃星馬菜;近年在香港冒起的蘇媽,蘇媽,觀塘碼頭的陳太,我一次都未去過。



接近下午一點,食客開始魚貫進場,早吃早享受,營業時間話就話直至晚上七點,實情數賣晒就收檔,請緊記。

地址:82, Jalan Siam, 10400, George Town, Pulau Pinang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巴塞隆拿:海鮮當然有海鮮味@El Quim de la Boquería

$
0
0


謝霆鋒在其飲食節目吃著八爪魚,突如其來的一句:(海鮮呢,是不應該有海鮮的味道的。),全城嘩然。

我不是謝生肚裡面的一條蟲,實在無法理解他這番話的含意,畢竟他現在於飲食界打滾,理應不是味盲之人;搞爛gag?又不像,他好像是很認真似的,姑勿論外間有甚麼反應,輕易地成為飲食圈茶餘飯後話題,這是事實。

月前我在巴塞隆拿,品嚐過很有海鮮味的海鮮,直到今天依然回味著,就在Boqueria市場裡面的El Quim de la Boquería

歷史悠久的市場,早上已經熱鬧非常,該餐廳準時十二點開門營業,不設訂位,只要見到吧檯有空位便可坐下,很隨意;人多的話,當然要排隊。

我分兩日到訪,每次都是坐在吧檯前等餐廳開閘,未開門已差不多坐滿。



外貌長得有點像曾效力愛華頓/巴塞,現在是屈福特的西班牙球員 - 迪路菲奧的店員,先給我一張菜單,由客人用筆去自行選擇。




先喝杯白酒,再吃點麵包,在西班牙喝酒真便宜,喝多兩杯也不會傷荷包。



烤青椒只是用鹽作調味,爽脆帶微辣之外,還有一點甜,配白酒一流。



西班牙紅蝦,那陣超濃縮的鮮甜,灑上鹽花味道升華,肉質嫩而不散,啜著蝦頭裡面的蝦膏,示範了甚麼是在地食材的高品質;你在香港吃到的紅蝦,始終經過冰鮮,長時間的運輸,新鮮程度自然難以與當地比擬。



見到擺在櫃檯的雜菌,口水直流,第二天再訪,就要一碟炒雜菌。



我是一名痴漢,對著很多食材,流露著一副傻痴痴的表情,包括菇菌,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,或會記得上年夏天,我曾經寫過幾篇有關菇菌的食評。

不同的菇菌炒埋一碟,陣陣菇菌香氣,擋不住的風情,咀要努力跟它們談情,喝著Cava,喜不自勝。



一碟四件烤八爪魚,伴以香滑的薯蓉,我想西班牙師傅沒有像日本師傅般認真,先為八爪魚按摩,令其肉質變得更為柔軟;此吧檯不同彼吧檯,我吃的是Tapas而非江戶前壽司,但這八爪魚入口軟淋,輕輕一咬無難度,燒烤的香氣誘人,其鮮味是戲肉,的而且確是八爪魚本身的鮮味,難道是其他味道?

很可惜,我沒有試這裡的炒蛋,食在巴塞隆拿,三日兩夜是不夠的。

El Quim de la Boquería:Mercado de La Boqueria, La Rambla, 91, 08002 Barcelona

檳城:炭爐沙嗲串燒最強@新月宮茶室

$
0
0


這晚再次來到汕頭街,計劃到賣雞腳的檔口大快朵頤,誰不知撞正休息日,只能嘆一聲沒有緣份。

見到新月宮餐室外面,有檔炭爐沙嗲串燒,即叫即做,一碟十串,$12.5馬幣,又忍唔住要。

炭燒串燒在香港近乎絕跡,上次嚐此味,已經要數到三年前,坐在曼谷街邊,那些餐廳標榜炭燒,只是騙人而已;新年流流偶然會遇上走鬼檔,但真的要講彩數;要吃,就要放眼東南亞。





例牌先點一杯飲品,炎熱的晚上,不是100 Plus就是可樂,馬來西亞版罐裝可樂,我忘記買一罐回來作紀念。



串燒製作需時,有檔炒粿條,就來一碟試試,前一晚在外面吃過的炭爐炒粿條,貴為汕頭四大天王之一,水準真的不錯。




相比之下,此碟粿條就遜色不少,欠了一份火氣,香氣是有,但不夠強;螄蚶細粒到像提子一樣,醬油好像未夠均勻上色,暗地裡埋怨自己:(早知整碗肉骨茶好過!)



等了大約二十分鐘,我的沙嗲串燒送來,雞肉與豬肉,沙嗲汁在碟邊;炭燒的熱力,烤得雞肉與豬肉香氣盛放,炭香之下的肉香也蓋不住,甜美多汁的豬肉,保證健康無公害,現今聞大陸豬色邊,馬拉豬可安心食用;雞肉質感較實在,食味亦佳,伴以濃郁惹味的沙嗲醬,一串駁一串,十二溝半十串,折合港幣大約$25,在香港賺錢,用在檳城,窮L都變大爺!



我差點想來多一份,最終理智戰勝了慾望,連同之前在酒店附近吃過的蝦麵,真的飽到上心口了。

新月宮茶室:86 Lebuh Kimberley,George Town,Pulau Pinang,Malaysia



檳城:老香港飲茶風景@大東酒樓

$
0
0


實在難以想像,我會在檳城飲茶食點心。

早我幾日到當地的友人J,大讚汕頭街附近的大東酒樓,點心出品不錯,好奇之下,特別抽一個早上,過來飲啖茶,食個包。

沿路的建築物,兩層高連柱躉的舊樓,時空像停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舊香港(當然果陣連我老母都未出世,只係從舊照片,與及市面碩果僅存嘅戰前舊樓,略知一二),禮失求諸野,急速發展的香港,很多舊事物早已消失於無形,三千多公里以外的檳城,卻保存著昔日的香港風情。




見到大東二字,感覺親切,記得大東電報局嗎?現在仍有人打電報嗎?走進酒樓裡面,掛著紅燈籠,牆上的風扇,仍有服務員推車賣點心,拼貼出一副舊時香港的圖畫;現在香港依然推車仔賣點心的地方,不出十間;大會堂美心皇宮,不過貴到仆街,蓮香樓與蓮香居,又不算特別便宜;街坊酒樓呢?不是自助就是即叫即蒸。



茶客不太多的早上,隨便找個位坐下,侍應遞上點心紙,價錢由$2.1起,折合港幣大約$4;最貴亦只是$10馬幣。



點心車連接著石油氣爐,真的不知有多少年未見過。



炸點有春卷,蝦卷等選擇,有一款非常特別:皮蛋雞,聞所未聞,連谷歌大神也答不到我。

香脆的腐皮,包著雞肉,而雞肉裡面藏著皮蛋,可能是南洋華人的點心,恕我孤陋寡聞。



另一部點心車推過來,蝦餃燒賣等茶樓擂台躉統統在陣,我對點心阿姐說:(蝦餃、燒賣、魚翅餃!)

點心阿姐:(呢個唔係魚翅餃,係蝦肉加豬肉的餃。)



蝦餃的外皮有破損,先打三十大板,餡料以蝦肉為主,入口爽甜。



燒賣肉味香甜,蝦肉與豬肉混合一起,倒有點像小時候吃過的味道。



外表的確是我們常見的魚翅餃,只是顏色可能有點出入,味道還不錯。



喝茶喝了多年,通常都是喝普洱茶,人在外地也不例外,不過只欠一份報紙而已。沒錯,我仍是一邊飲茶,一邊閱讀的人。

四籠點心連茶芥,一共$20馬幣,即是$40港幣有找,我在土瓜灣飲夜茶的小店吃籠蝦餃,也要$20港幣呢。

沒有華麗堂皇,沒有精雕細琢,賣的是粗獷格調,卻令食客們回到過去,一個百花齊放年代的香港。

大東酒樓:45,Lebuh Cintra, George Town,10100 George Town, Pulau Pinang,Malaysia


檳城:雞飯作早餐@大肥仔雞飯

$
0
0


晨早流流吃雞飯,有甚麼問題?

以前酒樓早上茶市,也可以叫碗切雞飯,去到馬來西亞,雞飯店早上九點開門營業,檔口掛著一隻隻白切雞、燒雞、其他燒味,準時恭候。

下榻的酒店旁邊,就是有間這樣的雞飯店:大肥仔,老闆真的是大肥仔一名,坐在店內,有如生招牌。

回程的航班時間為下午一時,當日早上退房之前,走過來吃個早餐,我並不是唯一一位客人,有數位食客,正低著頭吃雞飯。




用廣東話點餐是沒有問題,師傅問我雞要白切或燒雞,我選擇前者;茶檔的員工走過來,問我飲些甚麼,就Kopi啦。



入鄉隨俗,我老實說對Kopi只是一般,身在南洋,不喝又好像不太像話,吉隆坡朋友C見到我上載這裡的照片,她提議喝的時候加塊牛油,才是老南洋風味。



白切雞拼叉燒,我不知道在馬來西亞吃叉燒,能否像香港一樣可以要求肥或瘦,肉隨砧板上,既然人在異地,便跟他們的習慣。




四年前在吉隆坡吃過的雞飯,當地的雞肉,不是肥到出油,肉質嫩滑的貨色,入口感覺實在,有彈性,雞味濃郁,沒有多餘的脂肪,是馬來西亞雞肉給予我的印像;大肥仔的雞肉,切得比較不拘小節,雞皮爽滑,肉質結實不粗糙,有如力量性的運動員,雞味突出,這是香港找不到的風味。叉燒帶燶邊,包圍著鬆化的肉質,味道香甜,倒也有種懷舊老香港的格調。



雞飯油香豐富,均勻地上色,清爽可口。



另外加碟芽菜,都說馬來西亞的芽菜,特別高質,今趟沒有時間往怡保,品嚐當地的名菜 - 芽菜雞,每條飽滿茁壯的芽菜,那股清甜,香港的芽菜是無得比;人在檳城,想像一下怡保之味,我想也不會相差太遠。



非常豐盛的一頓早餐,只花了我十多塊馬幣,吃得飽飽回酒店,沖個涼,準時退房,即刻用Grab叫車,不消兩分鐘便到酒店門口,由市中心出機場的車費,等於我在土瓜灣坐機場巴士。

大肥仔雞飯:98A,Jalan Burma,10050 Pulau Pinang, George Town,10050 George Town,Pulau Pinang,Malaysia


蓮香樓:回憶,是寒冷早上的茶盅

$
0
0


今早,收到小寶的訊息:(蓮香樓真係結業?)

我:(係,果陣同你去過,你仲搶咗張單嚟埋。)

九十二年老字號,中環蓮香樓,將會在本月底結業,到時會否另覓地址重開,一切未知之數。

雖然近年聽過有關這裡的水準不斷下跌的評語,我在這十多年來,光顧了不知多少次,當中包括一些難以忘懷的回憶。

想起這一段中環蓮香晨光:

八年前的一月初某個早上,天氣寒冷,與好友小寶在此飲早茶,很難得他會應約,那時他仍在某某領事館上班,我仍在中環某十九酒店返通宵班,一個剛下班,一個準備上班的人,就在蓮香樓的交叉點相見。

我承認當時的心情很低落,憤怒,估不到一段情的終結,引出不少牛鬼蛇神的真面目,腦海裡一直想著怎樣報復;那段時間,小寶在我身邊,雖沒有給予實際上的支持,他肯花時間去聽我吐苦水,心存感激。

與友人V今年第一口茶,來到了蓮香樓,八十幾年老字號,每個早上也人頭湧湧,當中有很多是拿著旅遊書來的旅客,加上原有的固定客人,早上的蓮香樓,逼到水洩不通。

我來了多次,她亦來過好幾次,無須講一大段古,單刀直入拿著茶盅;現今很多年青人不知茶盅為何物,她比我年輕得多,也懂得這個"飲食文化遺產";全港除了蓮香樓、蓮香居陸羽之外。也沒有地方可用茶盅矣。

她說早前在陸羽飲茶,侍應不供應茶盅,我說:(我諗佢地覺得你後生,一定唔識用啦。)




點心亞姐推著點心車,有什麼便吃什麼,早上在蓮香,可吃到蜆介鯪魚球,在羅富記也沒有如此福份,要到中午才有得吃;鯪魚球外表金黃,魚肉打成膠,鮮味而沒有腥味,入口彈牙,蜆介醬一向是鯪魚球之好朋友,只見V用來淨吃,原來大家也是同道中人。



鵪春蛋燒賣,豬潤燒賣此兩味懷舊點心,是膽固醇萬歲之物,已吃了多次,實在無須多講,估不多她吃到要叫多個豬潤燒賣,外賣回到公司吃。



柚皮鵝掌亦不錯,吃鵝掌旨在享受吮骨之過程,而柚皮有如吸水海棉,所有精華也全部在此,入口不苦澀,是處理得好之效果。



當然不能缺少馬拉糕,蓮香的奶皇馬拉糕一向受人愛戴,是日早上的馬拉糕,沒有令人失望。糕身鬆軟,味道香噴噴,奶黃的香滑味道,未吃已經在嗅覺上感受到,吃下去自然盡在不言中。



每一次吃棉花雞,也專注在雞肉下面的魚肚,原理與之前的柚皮鵝掌一樣,所有精華盡在此。



粉果就比較失色。三隻粉果互相黐埋,一夾之下,外皮比較黐身,而且略為硬了一點。



近日深感某些反轉豬肚之感覺,面前的豬肚燒賣,豬肚內壁朝天,幸好沒有污穢物在內;除沒有污糟物之外,同時亦沒有異味,慨嘆有些人之行為,真是連燒賣也不如,生舊燒賣也好過生你。

當我正在整理衣物之時,他一手拿走帳單。說:(今次不要同我爭,下次輪到你。)

寫到最後,忽然想起朋友這兩個字,代表甚麼?雖然我與V相識多年,但平日見面機會不多,一年最多四,五次;可是大家的共同喜好甚多,同樣喜歡歐西音樂、電影、本土懷舊文化,甚至乎飲食口味、政治取向,連眼鏡也是帶Ray Ban的Wayfarer;每次見面總是說過不停,當在工作,感情生活上處於低潮時,彼此也互相慰問,勉勵;大抵,就是如此地簡單,並非是朋友落難的時候而去幸災樂禍,伸多你兩腳,怕你未斷氣之流。

希望我給你的新年禮物,你會好好利用,年尾時候給我回看,你的音樂世界,在這一年之內豐富了幾多?

後記:我沒有問這本記事簿的下落,這八年來,我們一起在巴黎、倫敦、利物浦,繼續流浪。

蓮香樓:中環威靈頓街160-164號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The Lounge(千禧新世界酒店):跑完步的午餐

$
0
0


由土瓜灣跑去尖東海旁,難度最高是那條斜路,我試過齋衝天橋鍛鍊耐力,全長六百米,跑到落橋,可見右邊是隔著一條梳士巴利道的千禧新世界酒店

這年來,到訪過這裡的The Lounge三次,跑完步來吃個有營午餐,$235 + 10%一位,看似不太便宜,但我有酒店的餐飲會藉,可享有七五折優惠;折後,剛好不過$200。

以前我背負著三個報章/雜誌專欄,有段時間經常過來,喝著花茶,打開電腦寫文,開揚的環境,整個人也好像精神一點。




每次來的時候,客人並不多,樂得清靜,這個午餐包頭盤,主菜,甜品,與飲品。

單叫一杯花茶,要$68,餐牌上的所有花茶,皆可以配餐,我喜歡人參烏龍,尤其是遇上喉嚨乾涸之時,挺有點潤喉之妙,而且可以無限添熱水,沒有電腦在旁,細心品嚐茶之美,慢慢喝亦無人會趕你走;其實,喝茶的氣氛,理應優閒。




頭盤有沙律與蔬菜湯,而蔬菜湯每日的款式或有不同,我第一次來吃沙律,恰好的dressing,凸顯了新鮮沙律菜的清新爽朗;第二次本來想飲湯,當日遇上的是較濃凋的南瓜湯,我還是吃回沙律好了。



我喜歡意粉,懂我的人會知,傳統番茄意大利麵,配巴馬臣芝士,Al dente的麵條,沾滿酸甜得自然的番茄醬,灑上巴馬臣芝士,給予了鹹香,簡單卻不平凡。



The Lounge的甜品,一向在下午茶時段成為焦點,午餐的甜品環節,可以在餐廳的玻璃餅櫃內,任選一款,可是我無福消受,水果盤好了。



四款主菜之中,除了意粉之外,扒春雞雞胸,烤肉眼扒,煎海鱸魚,既然要有營,我揀海鱸魚,煎得香脆的魚皮,沒有積聚太多油粉,魚肉嫩味道鮮,配菜有翠肉瓜與薯仔,羅勒忌廉醬汁香而不膩,為煎魚作出適當的提味。



有一次到訪是星期日,原來該午餐只限平日供應,假日只可散叫,粗通粉Rigatoni,是我其中一款喜歡的意粉,同樣以羅勒番茄醬作主調,材料有鮮蝦、茅屋芝士,賣$180一碟(折扣前),酸甜的醬汁緊緊包圍著,充滿煙韌實在口感的通粉,蝦肉固然新鮮,茅屋芝士的香滑,豐富了其層次感。



如果我跑完步要吃午飯/晚飯,以觀塘為終點的話,十次有十次都會去Veggle Cafe,吃個沙律或意粉;紅磡碼頭的話,嘉里酒店裡面的美食廣場Dockyard,有檔自助沙律我經常光顧;尖東呢,似乎這裡比較適合我。

距離渣馬大日子(有朋友說這樣稱呼是政治不正確,應該稱之為港馬。)不足兩個星期,要加把勁去提升狀態,希望能夠做到好成績,對自己有個交代。

The Lounge(千禧新世界酒店):尖沙咀麼地道72號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M樓

檳城:垂涎三尺雞@文昌海南雞飯

$
0
0


在Google輸入:檳城 海南雞飯,即時顯示頭三間:

文昌海南雞飯

伍秀澤

東城

在大東飲完茶,發現超過五十年歷史的老店,現今由第二代經營的文昌海南雞飯,原來就在附近,人在旅途胃口特別好,早餐也可以吃兩餐,豈能錯過在檳城吃海南雞的機會。




檔口掛著燒雞與白切雞,令人垂涎三尺,忽然想起陳年經典笑片:精裝追女仔,片中的馮粹帆,帶著他的下屬,參加港台群星團,去到才知道被騙,貨不對辦;有一幕是與其他團友們午飯,有一道菜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,它就是垂涎三尺雞。

恰巧,事發地點在檳城。



馬來亞春色綠野景緻艷雅,馬來亞女人唔著底褲騎馬,每個人心裡的檳城,或者有不同的美艷,走進店內坐下,先來一罐可樂,就是想起精裝追女仔。

一個人不用爭崩頭,只要你有$6馬幣,便可享用一碟雞飯,我貪心,要個雙拼,加$1。



賣相與大肥仔的一樣不修篇幅,切到雜亂無章,夾雜著雞翼,預先淋上醬油,就是這裡的風格。



不要被外表騙到,馬來西亞的雞肉,正如我之前大肥仔,甚至在吉隆坡吃過的雞蓉南香,肉質實在,雞味濃郁,若是期待熱辣辣的燒雞,你一定會失望,凡是在南洋的海南雞飯店,其燒雞是不熱的。

反觀雞飯的味道,雖有雞油香,但整體較清淡,未算是我喜歡,例湯亦然。



清淡也有清淡的好處,吃過點心再吃雞飯,仍未叫很飽;再去吃個炒粿條,也行。

文昌海南雞飯:63, Lebuh Cintra, George Town, 10200 George Town, Pulau Pinang, Malaysia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檳城:坐得AirAsia,唔爭在住埋Tune Hotel

$
0
0


有讀者PM我,詢問我在檳城住那一間酒店。

今次我乘坐AirAsia,只帶個背囊,瀟瀟灑灑的給我瀟灑的上機,雖然要經吉隆坡轉機,但是機票價錢,便宜過因航一千大洋;由吉隆坡去檳城,原定一小時多的航程,結果只需四十分鐘便到,難道這才是空中紅Van?

既然我選擇AirAsia,酒店方面,唔爭在住埋Tune Hotel

檳城的酒店真的便宜,如果我用歐洲住酒店的錢,已經可以住香格里拉;我今次沒打算豪華遊,Tune Hotel三晚房租,在旅遊網站用Promotion Code訂(10% off),再加埋稅項,就等於我兩年前,於愛丁堡Tune Hotel留宿一晚的價錢,只須四百頭,當然是港幣。

出發前失策地沒有下載Grab app,在機場坐巴士,九曲十三彎,碰著黃昏時間,交通難免擠塞;超過一小時車程才到光大,先去汕頭街掃街,然後才去酒店Check In,步行大約十分鐘便到。

(用Grab叫車,從機場出市區,大約$20馬幣,下次知定喇。)

Tune Hotel位置便利,就算你不是特別要追求必吃的食店,附近有不少當地出名的檔口,對面有青屋蝦麵,隔離有大肥仔雞飯,沿著時代廣場方向行十分鐘,又是當地另一個有名夜市 - New Lane Street;不遠處亦有間小蓬萊茶室,吃個早餐也不錯,以上的美食地圖,足以應付兩日旅程。



我訂的是沒有窗口的房間,裡面的設備簡單,連電視也沒有,想看的話,可以到酒店大堂,對著大電視看球賽,但我沒有這個需要。

經旅遊網站訂房,其價錢已經包括Wifi,冷氣,住過像這裡廉航經營的酒店也知道,很多服務都要額外收費。

天花的吊扇,沒有交冷氣費的話,相信也能應付南洋的炎熱。



免費水兩瓶,愛丁堡的那一間,沒有提供。



床單要放卡才會更換,你住上十日八日的話,酒店會安排若干日子換床單,這是酒店業的大氣候,響應環保嘛;毛巾就每天做房時更換,不論你把用過的毛巾掛在架上,或放在地下。



夾萬操作簡便,我兩袖清風四日三夜,沒有碼頭在身,得物無所用。






浴室是Rain Shower,風筒吹力不強,我短髮則不難應付;有沖涼液,洗頭水,番梘提供,忘記帶牙刷的話,請到樓下便利店買,有旅行套裝的。馬桶非電子,旁邊有條喉,給你清洗屁股。



退房時間為上午十一點,我不知道寄存行李會否收費,因為我十點就離開。



平均每晚大約$140,有間連浴室的雙人床房,每天提供房間清潔服務,喝光兩瓶水又會refill,Wifi速度也理想,位置亦佳,這個價錢,真的沒有挑剔之餘地。

只是隔音差了一點。

Tune Hotel Penang:100, Jalan Burma, George Town, 10050 George Town, Pulau Pinang, Malaysia



第一盅頭飯:腸粉以外

$
0
0


前幾年曾經拿過米芝蓮推介,太子砵蘭街的第一腸粉,上個月開到去土瓜灣,不賣腸粉,掛著第一之名,賣盅頭飯。

隱身於鄰近八度海逸酒店的炮仗街,除了數款盅頭飯,還有兩款燉湯,與及一些小吃,盅頭飯賣$25,略貴於隔兩條街的慶發

說到區內的盅頭飯,我始終以落山道明珍為首選,十多年前開始光顧,心知這裡是的士司機飯堂,理應有點功架;一試其排骨飯,粒粒米飯蒸得筆挺,我當時還問師傅,用甚麼米煮成。

只記得是一隻泰國米,溝另一款米,飯香撲鼻,排骨的香甜肉汁,滲進米飯內,連醬油也不用下,已經很夠味。



十多年來,也不知吃過多少次,未必像友人K兄,在澳洲生活的日子,吃了過千遍Nando's(!)我在明珍吃過的盅頭飯,起碼過一百盅;近年水準不及從前,偶然吃著飯底過軟,排骨不夠甜,吃開有感情嘛。



第一的盅頭飯,醬油已經淋定,若想走醬油,須在落單時告之,排骨飯的份量,大約是明珍的細盅,眼見排骨舖得滿滿,有些連著肥膏,入口一咬,味道不俗,有肉香,但肉汁不夠甜,醬油調得不錯,沒有過甜或過鹹的情況;飯底略有點乾身。



似乎章魚雞粒飯,聲譽較排骨飯好,嫩滑的雞件,章魚粒味道突出,份量夠,醬油與雞肉的合拍度,高於排骨,純粹個人感覺。



這裡的燉湯標榜無鹽,鹹度自行調教,姬松茸燉赤肉,清鮮中帶著姬松茸的香氣,是很明顯的,當然其本身有保健之效,喝一碗沒可能即刻見效,想降低膽固醇,提高免疫力等等,定時定後來放低$25跟機啦。



鮮牛奶燉烏雞,湯底質感香滑,味道的確很淡,加少少鹽就差不多。

上年渣馬比賽前數天,有三晚以盅頭飯作晚餐,當日出發維園前的凌晨三點半,我就以盅頭飯作早餐。

下星期比賽了,這個星期我只有一晚有飯局,其他時間,應該不出沙律或盅頭飯;看看排骨飯會否再一次賜我力量,突破自己,做出好過舊年的成績。

盅頭飯加燉湯,何止男人的浪漫,也是男人的能量。

第一盅頭飯:土瓜灣炮仗街迎豐地下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Osteria Ristorante Italiano:遲來遲享受

$
0
0


友人KL生日,她工作繁忙,每晚都要開OT,想請她吃一餐生日飯,殊非易事。

惟有找一些營業至半夜的餐廳,大家都是窮L,某E字頭的訂檯APP,簡直是我們的恩物;尖沙咀假日酒店的意大利餐廳 - Osteria,於晚上九點半入座,可享有最便宜的半價優惠,當然酒水不包括在內,服務費收正價的10%。

我曾經到訪過這裡兩次,水準不錯的,否則再便宜也不會考慮。

星期五的晚上九點半準時入座,此時餐廳只得大約一半客人,眼見樓面人手不夠,或許在服務上難免有點怠慢,但我是非常理解,因為我都算是同行;易地而處,加上我用優惠價光顧,真的不能要求多多。




侍應沒有刻意問我們要有氣或無氣礦泉水,先奉上暖水,真明白我心意,近期氣管有點敏感,盡可能不喝凍飲,暖水就差不多。



循例問KL想吃些甚麼,她任由我拿主意,打開餐牌,見到菜名旁邊有頂廚師帽,是最穩陣的選擇,首本名菜嘛,大家都知;由今個月直至三月尾,餐廳有個推廣,推出六款以雅支竹入饌的菜式,我喜歡雅支竹,正中下懷。



Cream of artichoke and broad beans,slow cooked cuttlefish,black truffle,將雅支竹打成蓉,再加忌廉煮成香滑不膩,味道帶著清新的湯底,配以蠶豆、墨魚,再以黑松露修飾一下,豐富但不會太過令人飽肚,是理想的頭盤份量。




牛肉他他伴甜芥汁茄子茸與黑松露,是餐廳的招牌菜之一,賣相充滿田園之風,像大地回春的後花園般盛放;毫無疑問牛肉的質素很好,入口鮮嫩無渣,更有牛肉的原始香甜;甜芥汁略帶微辣,有提味,開胃之作用,茄子茸香甜且滑,加強其層次感,其實也無須出動到黑松露,整道菜已經很美妙了。



羊肉雲吞配雜菌汁,再加黑松露,滑溜的外皮下,羊肉餡的濃烈欲蓋彌彰,吸收了陣陣菌香之後,味道變得更重,不過黑松露放在這裡,就來得合情合理,其清幽像安撫了兩者之間掀起的漣漪。



另一招牌菜,番紅花小胡瓜花意大利飯,適量的番紅花,融入煙韌,creamy的飯粒,香甜的小胡瓜花作襯托,看似簡約的配搭,得出來是非常美味的一道菜。



主菜挑選了其中一道雅支竹推廣菜式:Roasted rack of lamb,roman style artichokes,cream of celery root,black truffle,去到至此,始終都有黑松露份兒,剛過去的一月,餐廳的推廣是意大利黑松露,莫非物盡其用?

國際名廚Gordon Ramsay,曾經說過這番話:(One of the most pungent,ridiculous ingredients ever known to  chef。)但可悲的是,松露油已被廣泛濫用,港式西餐廳,掛上松露之名,又賣多幾個錢,食客照單全收;茶餐廳也用得上,光顧茶餐廳的客人,可能一世也未試過/沒有機會品嚐松露之味,覺得新奇,又可以賣貴一點。

Osteria沿用的是意大利黑松露,酒店餐廳可以不惜工本,此味羊架賣$388,烤得半生熟的羊架,肉質嫩滑不粗,其肉味濃,可是仍欠缺一點羶香;芹菜頭打成茸,原條烤雅支竹,兩者息息相關;一同把羊架的濃味中和,至於黑松露,顯得楚材晉用。



我一時大意,沒有在前一日致電酒店,要求在甜品上寫個字,臨急臨忙,蠟燭還是可以提供,明亮的Affogato,小小心意,希望不要見怪。

餐酒的選擇豐儉由人,$99起已經有一杯飲得過的紅酒,我就要了250 ml的Chianti紅酒,百多元的身價,也喝得過。

常言道:(飲酒,都係睇同邊個飲啫,對著不喜歡的人,喝著Lafite也乏味,對著老友記,喝著武當契弟也津津有味。)



生日快樂。

PS:埋單時看看賬單,一共幾多錢就唔講啦。

Osteria Ristorante Italiano:尖沙咀彌敦道50號金域假日酒店閣樓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川流:德哥出山之有辣有唔辣

$
0
0


今個星期,除了要參加渣馬之外,同時亦會觀看著名填詞人 - 潘源良的二次創作音樂會,我長於八十年代,聽廣東歌長大,他的作品,我細細個已經一字不漏,唱出數字人生;愛情陷阱,是那個年代的Megahit,大人細路都識唱,可見當年廣東歌的影響力。

未開跑,又未開Show,這晚與三位朋友,先來這間新開不久,隸屬如心酒店集團,走型格路線的川菜館晚飯,它的名字叫川流,英文名叫Sichuan Lab,它是<<潘源良生炒廣東話之有辣有唔辣>>的合作夥伴。

暗黑的門面,從窗外窺探裡面的吧檯,燈光照亮了酒架上的酒瓶,走進餐廳,環境以黑色為主調,牆邊的試管,井然有序地排列著,像其英文名:Lab,以四川菜作實驗,試圖將傳統川味,給予另一番面貌。




主理人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,以前美麗華的雲陽閣,後來搬往時代廣場,以雲陽之名打進年青人市場,人稱德哥的陳啟德師傅,在行內的名望甚高,是首屈一指的川菜大廚,川流是其出山之作,自然有很大的期望。

十多年前首訪雲陽閣,印象最深除了辣子腸頭,泡椒田雞腿之外,單尾的大刀銀絲細麵,高超的刀功,造就出幼如髮絲的麵條,配以清鮮的上湯,吃得眾人交口稱譽,不知陳師傅會否經典再現?

(私房菜單就會做。)德哥說。

每位$800,另加一,最少十位起的私房菜,我們只得四人,當然無緣品嚐。



看著餐單但選擇困難,就交由德哥安排吧,頭盤四小碟,特別砌成私房菜的模樣;松花口水雞、蒜泥本地黑毛豚白肉、燈影牛肉、豆素卷,一人份量為$108。



本地黑毛豬味道又香又甜,脂肪均勻,插著竹籤架在小杯,沾上杯底的香辣惹味的蒜泥,一塊又真的不夠,皆因真的好吃;燈影牛肉一直是德哥的拿手好戲,薄得透光,像牛肉乾的燈影牛肉,清脆俐落不留痕,少少辣多多脆。

松花口水雞用上清遠雞,雪白的外表凸顯雞件的光滑,吃的時候才沾辣汁,天使魔鬼混合體;豆素卷是四道前菜之中,唯一不辣的代表,輕易地道出,川菜並非一味得個霸道,其實是有辣有唔辣,與潘源良音樂會的主題,不謀而合。



小籠包一籠四件,先把膠管插進小籠包,然後將裡面的醋注入,湯汁與醋得以充份地融合,玩味與食味兼備。



當紅沸騰龍躉鰭($288),鮮紅的辣汁絕非善類,肥厚的龍躉鰭,表演卻來得慢熱,剛上桌時吃一點,肉質與味道是沒有問題,只嫌仍未夠入味,滿載麻香的辣汁內,還有大豆芽,反而這是最精彩;待一會後再吃,龍躉鰭吸收了麻辣香,鮮與辣兼備,偶爾吃到膠質部份,滿心歡喜。




最有霸氣的川菜,掛著江湖之名的辣子雞,必佔一席,食材方面有酒店支持,自然可以不吝嗇地用靚料,頂級花椒散發出誘人麻香,熱燙的連骨雞件,沾上濃厚的江湖味,舒麻的餘韻悠長,夠薑的,叫個麵來伴花椒,包你大叫過癮。

總有人會嫌辣子雞有骨,吃起來不太方便,德哥說辣子雞本來就是這樣子,想啖啖肉的話,通常會取雞丁。



素煸花生芽,粗壯得像露筍,看似加大碼的豆芽,本質又爽又甜,點點香辣作催化劑,人人皆讚好的一味。




兩款湯羹:醋椒胡辣羮,酸乾菜鴨塊湯,一剛一柔,前者推得靚,厚度適中的湯身,裝載著平衡的酸辣;後者的鴨肉豐厚不粗,清鮮的基調,加入了酸乾菜,味道多一份鹹鮮。



五十二度慢煮樟茶鴨胸($150),德哥把傳統的樟茶鴨加以改良,五十二度慢煮出來,粉紅的肉色,軟滑而帶有彈性,鴨肉與煙燻香結合得天衣無缝,以西餐的手法,去演繹中菜的最佳示範。




最後追加了騸牯黃牛肉麵,閹割了的牛,其味特別濃;擔擔麵泛起一片紅油,濃郁鮮香。



雲陽年代,德哥創作了一些以酒作主調的雪糕,來到川流,以大麴混合朱古力,做出標榜著怪味,實際上是充滿燒酒芳香,濃甜朱古力的意式雪糕;另一款麻椒香子蘭意式雪糕,冰火交融,不知上了幾重天了。



備戰期間盡可能不碰酒精飲品,以綠豆漿代替酒,soya buzzer,混合了青瓜,添上清新爽朗感。

有機會想在此安排一桌私房菜,相信召集十位食友,一同見德哥真章,不太難吧?

暫時十劃未有一撇,不如期待本周末來臨,欣賞潘源良的音樂會,我真想知道,廣東話點樣有辣有唔辣。

川流:灣仔太和街28號地下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




北京樓(星光行店):四十周年全新面貌

$
0
0


第一次去星光行的北京樓,那時候正值沙士,是香港最差的日子,人心惶惶朝不保夕,當時有朋友在此包了一間房,品嚐手拉麵,北京烤鴨,乞兒雞等菜式,事隔多年,並沒有淡忘於某年某日,生活上偶爾遇著一些不如意,當想起被沙士肆虐的經歷,其實也不算甚麼。

早前重臨舊地,由昔日的傳統酒樓格調,搖身一變成為充滿時代感,嶄新面貌示人,四十歲的星光行北京樓,越老越有活力。




天變地變,飯店掛著的名畫,集合超過十位當代中國名畫家的作品:「春回大地」,依然不變,與隔離的姊妹店翠園一樣,增設開放式烤爐的區域,廚師在客人面前烤鴨的過程,一覽無遺;大廳面臨維港,廂房的窗外是1881 Heritage,每一間房皆有不同主題,身處充滿著田園氣息的空間,有別以前的金碧輝煌的俗艷。



每晚八點,飯店的拉麵表演準時上映,多年以來的傳統,很受外國客人歡迎,在這個相機食先的年代,自然搶盡風頭。




揚州龍青瓜 ($88),爽甜的青瓜,以柚子青檸醬汁襯托,味道變得更加清新;賣相有如盤龍的造型,是大廚的刀功之表現。



麻醬雞絲撈起 ($108),這是我一向喜歡的北方涼菜,大廚以東南亞賀年菜 - 撈起,作為此道菜的靈感,撈得風山水起,好意頭也。



東海龍皇($780),見証著北京樓四十年來的變遷,開業時候的經典之味,今日以全新手法來演繹;材料有大蝦、螺片及帶子,先以魚香醬炒香,配以用蘿蔔雕成的龍形,碟邊以薯蓉伴之,完全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最講派頭的中菜賣相;惹味的魚香醬,在熊熊烈火之下,完全滲入新鮮的各款食材,尤其是爽口的螺片,十分美味。



糖醋桂花魚 ($298),糖與醋調製而成甜酸醬,與酥脆甘香,內裡滑溜的魚肉,誠為天生一對。




鎮店之寶:烤北京填鴨 $460一隻 / $240半隻,飯店挑選了油脂分量比較少的北京嫩鴨,貪其油膩感輕,得以做出肉嫩的效果;與坊間的烤鴨後起之秀相比,北京樓的出品或者沒有甚麼特別之處,不過來得這裡吃北京烤鴨,就只是追求多年如一的風味;海鮮醬、青瓜、京蔥及麼麼皮,統統都是北京烤鴨的好朋友,個人習慣偏愛淨吃,直接地感受鴨皮的脂香,與鴨肉的嫩滑;剩下來的鴨肉與鴨殼,可以來個兩吃,滾個鴨架湯,或炒鴨崧。



換上新裝的東坡肉($158),賣相極盡視覺效果,以古雅器皿盛載著,冒起白煙製造迷夢,引領食客去品嚐東坡肉的肥美。




以前的富貴雞,一定要用塘泥,如今塘泥短缺,大廚特別設計用麵粉來代替,破舊立新的富貴雞($580),賣相也別具一格,雞型的外表,上桌時更淋上玫瑰露,再點火,形成火焰效果;打開麵粉的外表,赫見荷葉包著釀有鮑絲、螺片、冬菇等食材的黃油雞,拿著金槌扑開,有得吃有打親自扑雞,玩味盎然,每一件鮮嫩的雞肉,充斥著荷葉,菇絲的清香,當然亦不失其雞味,;這還未算,光顧這道菜的客人,更可獲贈金鎚一個,與即影即有相片一張,以作扑雞後的紀念品,好不高興。



原文:http://www.metrodaily.hk/metro_news/%E5%9B%9B%E5%8D%81%E5%91%A8%E5%B9%B4%E5%85%A8%E6%96%B0%E9%9D%A2%E8%B2%8C-%E5%8C%97%E4%BA%AC%E6%A8%93

北京樓 (星光行店)

地址: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號星光行3樓

電話: 2735 8211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兩草:風中勁草

$
0
0


今年渣馬領選手包的安排,又一次惹來怨聲載道,第一天場面非常混亂,很多人要排個半小時才能領取,Facebook的跑步群組,怒火沖天,差不多個個喪罵。

我選擇在第三天才去,可能主辦單位知衰,即時作出改善,下班後黃昏時間到維園,完全不用排隊,直搗黃龍,計埋拿跑衣的時間,大約十分鐘;走過去嘉年華內的攤位,又跌了幾舊水,見到01體育的朋友,又寒喧幾句,做了二十下掌上壓,又換了一些紀念品,未比賽,先破財/輕鬆一下。

食友A與我同一時間拿選手包,他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,去兩位台灣媽媽的吃什麼晚飯,我嫌中環比較遠,皆因晚上要早點回家趕稿;況且我早已鎖定去大坑的一間小店。

兩草,代表廣東話的$20俗語,以前$10紙是綠色,兩張加埋即是兩條草,小時候已經如此稱之。



最近,兩草已經搬到同一條街的較大舖位,與Second Draft只是隔一條馬路;晚上七點多,全場爆滿,我前面有數位食客正在排隊,幸好流量快,大約數分鐘便有位。



比賽前要乖乖地做個飯桶,上年渣馬之前的一個星期,我吃掉不知幾多個盅頭飯,這裡的主角:煎蛋肉餅飯,最合我心意。



上個月在檳城,與肉骨茶緣慳一面,這裡標榜胡椒味的肉骨茶,賣$35一碗,我正是最需要補充體力的時候,又合我心意。

以我認知,胡椒味肉骨茶是新加坡風格,馬來西亞是偏向藥材味,眼前的肉骨茶,三件公整的肋肉,沒有油條奉送,一個飯碗的份量,你拿它與馬來西亞的物價來相比,是不公平的;畢竟香港的生活指數,遠高於馬來西亞。

令我最驚奇的是,其顏色是馬來西亞肉骨茶,味道卻是完完全全的新加坡,100%胡椒的辛辣,沒有一點藥材味,鬆軟可口的肋肉,只是沒有酸菜與蒜頭,又好像欠缺了一些;論味道是對辦,其實老闆可以收貴一點,加多些配料,相信捧場者大不乏人。



煎得帶濃邊的雞蛋,放在煎肉餅上,預先淋上特製豉油,如不夠的話,檯上有瓶豉油備用。



外表略脆,內裡鬆化的肉餅,瘦肉與肥肉均勻,味道香甜,沒有整色整水,大抵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家常味;蛋汁與甜豉油,伴飯一流。

短時間由細舖搬大舖,人流依然不絕,吃過其肉餅飯,道理不難明白。

兩草:銅鑼灣銅鑼灣道110-114號永興閣地下4號
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檳城:整個旅程最貴的一餐@What The Duck

$
0
0


例牌出發之前上網找當地餐飲資料(我唔做伸手黨的),發現了一間名字很有趣,玩食字的西餐廳:What The Duck,在TripAdvisor網站裡面,檳城有九百多間入選餐廳,它排名第九。

與我下榻的酒店距離,只是步行五分鐘左右,留待最後一晚,來到這間WTD。看其名字,除了玩味盎然,同時亦代表餐廳的主角是甚麼,當然是鴨肉。


DUCK的字面,並不只代表鴨般簡單,餐廳把四個英文字母拆解,說出它們的宣言。

D-Delectable
U-Unique
C-Cuisines
K-Knowable

平日的晚上,沒有訂位之下亦有空檯,餐牌上的選擇,絕大部份都是以鴨肉為主,有分亞洲菜與西餐兩個類別,無論你是華人,馬拉人,印度人,總會找到對自己口味的菜式。

懶得去想,散叫之外,也有四道菜自選套餐,頭盤、餐湯、主菜、甜品、餐飲。



頭盤是Smoked Duck Apple Walnut Salad,煙鴨肉味帶濃烈,清甜的蘋果與新鮮的沙律菜,兩者一剛一柔,再以合桃來提升沙律的層次,頗為豐富。



餐廳是薯仔湯,質感適中,濃而不溜,但其味道偏淡。




數款主菜可揀,我毫不猶豫選擇鴨肉,Spicy Indonesia Bek-Bek Pasta,切成絲的鴨肉,披著辣到標汗的惹味,全無保留地沾上每一條煙韌的麵條;磨菇吸收了印尼式辛辣,灑上芝士粉,只能略略多了一點鹹香,吃到最後,頸背不斷地流汗,東南亞式西餐之示範。



Sizzling Brownies with Special Ice-cream,Brownies出奇地好吃,雪糕的冰凍來得及時,辣鴨肉的餘韻一一洗淨。



連一杯熱情果茶,四道菜吃到捧住個肚,味道又不錯,價錢為$36.9馬幣,折合港幣$72。



這是我在檳城的四日三夜,最貴的一餐飯。

What The Duck:40, Jalan Nagor Georgetown 10050 Penang



渣馬2019日記

$
0
0



跑開有條路,跑出一條光明路,人生的路向更加清晰,長跑長有,是我終身目標。

今年很幸運,再次成功報名渣馬十公里比賽,記得收到確認電郵當日,我正準備出發往歐洲,準備在蘇格蘭舉行,以威士忌作主題的跑步比賽 - The Dramthon

回港後的十一月,操練表一片空白,完全沒有動過,把我的Garmin與跑鞋擱置一旁;十二月只跑了兩晚,加埋只得9公里,某晚跑到喪咳,自此被氣管敏感問題纏繞著,直到一月尾才復操,跳一段8公里。

比賽前臨急抱佛腳,埋門趕功夫,短短個多星期操夠40K,但沒有時間去運動場做間歇性訓練,兼預先感受一下比賽氣氛。

今年與上年一樣,抽中第一組,早上四點起床,以兩條香蕉做早餐,梳洗後便出門口,去到維園先寄存行李,後熱身。




(想起上年第一次參賽,果陣自問狀態不錯,企喺頭幾行起步,結果頭兩公里開快咗,跑到一半已經莫氣,最後雖然做到PB,過終點連揸住條蕉都無力,上告士打道條橋,雙腿已不由自主。)

所以今次明知自己狀態麻麻,賽前目標只求不太慢完成便可,刻意在較後位置上線,用一大班人遮檔,避免與上年一樣,被頭幾排起步的快腳燒乾。



果然,克服了上次的搶口,頭5公里除了有一段突然慢下來,其餘時間的步速,保持著5尾6頭,包括回程的一段上斜位;經過水站,沒有停下直行直過,去到最後1公里,轉上告士打道天橋,刻意保留氣力之下,感覺出奇地輕鬆自如,兼做出最快段速;衝過終點亦沒有眼前一黑,雖則做出來的時間,慢過上年兩分鐘,但沒有上年般搏晒老命,似乎在體能上,又增強了一點點。




當然,我為這次比賽設計的音樂清單,或多或少是另一推動力,歌聲激勵我向前。




給自己的目標:再練一下耐力與耐性,用一年時間,扳上半馬,理應不難;首先,我要減磅,身為Food blogger/專欄作家,似是不可能的任務,很佩服其中一位女Food blogger朋友 P,用兩年時間,由10公里跳上全馬,今日以三小時五十多分時間完賽,以前一起去餐廳試菜,現在我連她的尾燈也見不到;由今天起,我視她為學習對象,總有一天會在跑道上見面。



比賽後,行去北角渣華道街市吃個早餐,再坐船回家,梳洗後再睡一會,醒過來,第一場賽馬剛開跑。




下午欣賞潘源良生炒廣東話有辣有唔辣的音樂會,殿堂級填詞大師用二次創作,來為經典金曲再注入生命,借古諷今;他其中一首作品:愛情陷阱,當年唱到街知巷聞,大人細路都識,今日被他改頭換面,道出香港人面對著困擾多時的住屋問題。

你大鑊,佢大鑊,我大鑊,車咪亂上。



給自己的禁酒令,渣馬後自動解除,終於可以飲返杯,Lagavulin 9 yo,權力遊戲特別版,感謝友人幫忙,為我帶來如此珍品。

長跑長有,才能長飲長食長有,盡力而為,就對得起自己,希望下年可以在尖沙咀起步。

回顧上年渣馬10K,做出PB的心情:https://foodie-smashingpumkins.blogspot.com/2018/01/10.html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高雄:獺祭 X 高雄晶英國際行館

$
0
0


上年年尾在高雄舉行的Whiskyfair,我選擇住在晶英國際行館,位置非常便利,與三多商圈捷運站距離,只需五分鐘步行時間;與這次威士忌活動的場地,亦只是咫尺之遙。

酒店由即日起至2019年3月尾,為慶祝開業一周年,特別推出以日本著名清酒廠牌 - 獺祭為主題的悠哉 • 獺祭吧住房專案,每晚房租由每晚$8,599新台幣起 ( 約港幣2,180元),入住御典侶驛、御典雙驛等房型,並在獺祭酒吧享用「獺祭發泡濁酒50」360ml一瓶,再配以三道菜式,更送兩客「養生晨食」早餐、客房Mini bar飲品任飲,與及精緻小點。




踏進酒店大堂,面前的水池,正在舞動的粒子,像韻律泳選手的美態,化成大自然的景像;接待處後面的牆身,規則中見不規則,每一處都有細微的不同,處處流露著藝術氣息。






色調簡約的套房,在明亮的光線之下,更突出其個性;書桌上的插座刻意被隱藏,就是要與房間的氣氛一脈相承;採用意大利高級傢俬,Nespresso膠囊咖啡機,少不得BOSE藍芽喇叭,作為BOSE用家的我,不其然有份親切感;人在旅途,實在不能缺少音樂。浴室牆身的大理石來自南非,TOTO單體全自動免治馬桶,KOHLER獨立式鑄鐵浴缸,沐浴用品是歐盟有機認證DAMANA,硬件與軟件皆做到一絲不苟。



獺祭吧位於酒店二樓,是兩間獺祭吧海外點其中之一,另一間在巴黎,之前曾經在台北晶華做過Pop-up,當然現在想去就要坐高鐵南下。




這次推廣提供的氣酒 - 獺祭發泡濁酒50,香港市場上比較少見,經過瓶內二次發酵製法而成,入口像喝香檳一樣地清爽,氣泡綿密,山田錦的甘甜個性盡顯。特別配以三款菜式:外脆內裡juicy的炸北海道生蠔,酥化的黃金聖衣,包著鮮甜飽滿的北海道蠔,一口咬下,不羨仙;生火腿質素上乘,鹹香與油香並存;以獺祭清酒來煮蜆,鮮美的蜆肉盡收清酒香,配以氣泡大吟釀是絕妙。



大家還可以在這裡,品嚐「獺祭 燒酎」、「三割九分遠心分離」、「二割三分遠心分離」、「獺祭磨之先」等全系列酒款,每杯價錢由NT$200台幣起,假若是初飲清酒的人無從入手?可以來個品鑑套餐,一次過試盡三款,包括獺祭二割三分/ 三割九分/ 氣泡濁酒50,價錢每位NT$700。




早餐的地方是酒店高層,晚上只招待VIP的酒吧,自助頭盤加主菜的形式,一共有三款可選:台式、日式、西式,當天的日式早餐,遇上烤得外熟內嫩的三文魚,佐以米飯,再以淡麗的豆乳作終結,看看窗外的風景,What a good morning。


原文刊載於2019年2/3月號Wine Luxe Magazine專欄

晶英國際行館 Silks Club

台灣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199號

訂房網址:https://www.silks-club.com/zh-tw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檳城:南洋的早餐@小蓬萊茶室

$
0
0


在檳城吃早餐,真的不愁沒有地方,隨便行過一間早上已開門的茶室,喝杯咖啡吃件多士,一天元氣之始,精神又爽利。

酒店附近有間小蓬萊茶室,網上的評價不錯,身處大街的橫巷頭段,不難找,步行往光大的方向,一定路過,對面屋的外牆,大大個容祖兒的屈臣氏廣告,港星在今日的馬來西亞,仍有一定影響力,始終當地華人依然當TVB是寶。




早上吃福建蝦麵,過份嗎?不過份。



我早前才說過,香港的星馬食店,沒有一間可以做到名符其實的福建蝦麵,灣仔的那一間,用到蟹柳作配料,擺明昆你班香港人唔識嘢;我認識的好幾位馬來西亞朋友/馬來西亞華僑後裔,異口同聲道:(香港的星馬食店,只能做到當地六成左右味道。)

火紅色的湯底,來意不善,大熱天時的早上,想出一身汗,莫過於吃一碗;灑上蝦乾,炸蒜片,旁邊的一羹辣醬,慌死你唔夠,辣到噴火才心息;烚蛋與蝦肉為主要材料,辛辣的蝦湯,除了頗為霸氣的辣勁之外,蝦味亦不輸蝕,但是與不遠處的青屋蝦麵作比較,後者的層次感則較豐富一點,這就是辣與蝦的直率性表現。



Kopi + 半熟蛋 + 多士 = 新加坡/馬來西亞早餐,去過就知,你可能覺得很悶(試想想,我哋嘅ABC早餐,唔係煎蛋炒蛋配多士,最多加條腸仔或火腿,加碗通粉,沙嗲牛麵,你覺唔覺得悶?),每個地方的早餐,代表著當地的文化,入鄉要隨俗,否則不如留在酒店房,沖個杯麵算吧。



南洋的Kopi,始終非我所愛的口味,馬來西亞朋友C說加片牛油,是老派人喝咖啡的習慣,可惜我未及聽她,已經喝了。




半熟蛋加些醬油,與蛋白、蛋黃拌勻來吃,怕吃生蛋黃的話,留給我,幫你吃埋一份;架央醬與牛油,塗在多士上,是典型的南洋味道,香港的Toast Box,吉利尼,雖然也有南洋早餐供應,始終要在南洋吃,才夠味道。

小蓬萊茶室: 94, Lorong Macalister,George Town,11400 George Town,Pulau Pinang,Malaysia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Viewing all 1806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