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猛烈南瓜在飯桌
Viewing all 1806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一個味道一個故事:一切原是好奇之煎糯米雞

$
0
0


一個人飲夜茶的時候,有一對男女搭檯,此刻,點心店阿姐送上我的煎糯米雞,女方見狀有點好奇,問阿姐這是甚麼。

(煎米雞,即係煎糯米雞。)阿姐回答。

(好,我都要一碟。)女方帶著笑容地說。

接著,她對同行的朋友說,從未見過糯米雞,是可以煎的。

我很明白她的好奇,因為我第一次吃煎糯米雞的時候,都是這樣子。

回到18年前的夏天,2001年8月,與三位朋友過大海飲飲食食,留宿一晚,第二天早上,到陶陶居飲茶。

(咦?煎米雞?好得意,就叫碟試下?)見到有款我從未聽過的點心,頓時產生好奇之情,喜歡吃的的人,也許與我抱著相若的心態,甚麼都夠膽死放入口;沒有可隨時隨地上網問谷哥大神的年代,面對著自己完全陌生的事物,一係試,一係棄權,我當然是前者。

(煎米雞咪即係煎糯米雞,將原隻糯米雞剝咗荷葉,然後原隻落鑊煎,就係咁簡單;無錯係多舊魚,但係煎過嘅糯米雞,仲香口!)同行的朋友解釋。

很記得當時的煎米雞,份量小巧,以煎珍珠雞來形容,或會比較令大家容易明白;亦很記得,四個人,吃了幾款點心,加埋只用我們一張紅衫魚,未開放賭權之年代,生活指數是如此地低廉。

這也難怪很多人不知煎米雞為何物,因為坊間的酒家,點心店,絕少有此味出現,以往曾被列為瀕危級別的點心,例如豬膶燒賣、鵪鶉蛋燒賣、真正灌湯餃、芝麻卷等等,近年開始有不少地方把它們重現,記憶所及,煎糯米雞的罕有程度,不亞於鮮蝦銀針粉。

補充:多年前我在北角的功夫點心,遇上過煎米雞,聽說現在每一間分店,皆有此味供應。

九龍城譚點(已結業),於開業初期,曾經有此味供應,後來再訪已不見了,非常可惜,它們做得真的不錯呀。



固定供應煎米雞的地方,我經常去飲夜茶的地方,土瓜灣慶發,晚上六點營業至第二天下午,賣$33一碟的煎米雞,壓到扁平,煎得像飯焦般香脆,酥化與軟糯,雙重感覺之喜悅油然而生;包著豐富的內餡,再喝一杯濃於墨汁的普洱,堪稱惹人羨慕的宵夜。

既然市面難找,不如自己弄,買隻糯米雞回家,加蛋一起煎,煎至兩邊金黃便成,山雞都變鳳凰,全憑你一雙手。



李好醒:中環街頭碗仔翅

$
0
0


有沒有想過,在中環吃碗仔翅,煎釀三寶?

多年前,我曾經與好幾位朋友,很天真地討論過一個問題:(香港街頭小食,可以在中環生存嗎?)

中環有大牌檔,有粉麵店,惟獨是沒有賣街頭小吃的小食店,心血來潮想篤穿魚蛋,請到別處。

擺花街的中菜館 - 李好味,一直以玩味十足來取悅客人,鹹鹹濕濕豬頭炳、咪扮上菜、菠蘿雞等令人會心微笑的菜名,有姿態有實際;今個月再下一城,灶神集團租下隔離的舖位,賣本土街頭小食,它的名字叫李好醒

這天中午,與C小姐與S小姐在此,以小吃當午餐,李好醒的座位不多,以外賣為主,剛踏進店,一把很熟悉的聲音,從喇叭傳過來。

(哈哈,一嚟到就播陳百強,呢首叫地下裁判團,改自Pet Shop Boys的It's a Sin,咁啱聽日Pet Shop Boys嚟香港開演唱會。)我以音樂來打開話題,她們的年紀細我一截,應該知道陳百強是誰,但未必聽過這首歌。



請不要拿旺角,深水埗的消費指數,來與中環相提並論,雖然賣的都是小吃,碗仔翅賣到$48,係貴,但貴在那裡?

此靚花膠碗仔翅,包含了花膠、冬菇、竹笙等材料,湯底用雞腳與豬骨熬製數小時,其質感帶有黏潤的膠質,由雞腳給予;濃鮮的味道,是豬骨的效應;花膠份量足,竹笙像海綿般,吸收了湯羹的精華,是碗仔翅的精良版,當然有些人會覺得,這裡街頭小吃本應粗糙,無須刻意改良升級,然而,時代不斷向前,尤其是身處中環,做得好一點,也是應該。




松香芝味雞翼,個人喜歡香濃的芝士,與香脆的雞翼不謀而合,松露的香氣純粹錦上添花。



好醒鹹蛋黃雞粒,濃郁的蛋黃,完全蓋過炸得香脆的雞粒,三個人分,剛好,一個人吃,隨時一招了。



我在土瓜灣吃煎釀三寶,來來去去都是光顧譚公道的初記,最近它們加價至$12四件,這裡的煎釀三寶,賣$28七件,除開條數,貴過土瓜灣$1,這$1貴得合理嗎?

坊間不少小店,煎釀三寶一早炸定,擱置時間久了,有食客order便拿去翻炸;這裡就先做到半熟狀態,有order才放落滾油炸至全熟,名符其實的新鮮滾熱辣;別人用鯪魚肉做餡,他們卻用墨魚滑,再淋上鮑汁,香脆乾爽,墨魚滑彈牙可口,沒有惱人的油澀味。



咖喱雜的精華盡在咖喱汁上,經過旁敲側擊,除了主角咖喱外,還加入了班蘭葉與椰汁,香辣惹味;陳皮魚蛋質素不錯,鮮魷,蘿蔔亦佳。



歌神有云:(最爽都係撈粗嘢。)XO醬撈粗麵,加隻慢煮蛋,粗中帶幼細。



我們熟悉的鹹檸七,化成涼粉,變成入口爽滑的鹹檸七冰,有趣有趣。



食店一角,擺放著其吉祥物醒獅頭,另外有不少可供食客購買的記念品,皆以醒獅為主題;包裝袋的圖案,是報紙的小廣告,細看之下,內容全是李好醒的廣告;玩,就要玩到底,玩得夠仔細,大家都開心。

準備離開之際,耳邊傳來的聲音,是林憶蓮的經典作。

(灰色,HAHAHA。)

兩位女生似乎不認識這首歌。

音樂未必可以一代傳一代,但街頭小食可以。

李好醒:中環擺花街8號地下2號舖

Pierside Bar & Restaurant:當海鮮遇上Gin

$
0
0


海鮮,有誰不愛?每逢以海鮮為主題的自助餐,總會大受歡迎;去到小炒店,總想叫一碟炒蜆或整扇貝;走到遠離市區一點,屯門三聖或西貢,自己在海鮮檔揀好心水,拿去附近的酒家,交由大廚代辦,化成一道道海鮮美饌。

由即日起至到六月尾,尖沙咀皇家太平洋酒店,旗下的堤岸酒吧及餐廳,推出以海鮮為主角,連同甜品的四道菜菜單:「海中瑰寶︰貝之珍味 」,每位只須$428 + 10%。這還未算,因應最近越來越多人喜歡喝氈酒,餐廳特別引入了十款來自世界各地,不同款式的氈酒,用來調製出多款雞尾酒,在此喝杯Gin and Tonic,只須$68一杯起而已。





當然,它們不會只給你一些基本的款式,湯力水用Fever Tree或London Essence,該十款氈酒之中,只有Hendrick's比較多人認識,其他的都是相對小眾,規模不大酒廠出品的手工製作;來自德國漢堡的氈酒 - 5 Continents Gin,走London Dry Gin風格,用有機材料蒸餾而成,強烈的胡椒辛辣,結尾帶和諧感。






Hendrick's與Fever Tree是熟悉的組合,想特別一點,可試試來自倫敦Brixton附近的Hayman,被莓果浸泡過的Sloe Gin,多一份香甜,減低了酒精的刺激,而且酒精度只得26度,平易近人。瓶身像香水的Cubical by Botanic Ultra Premium London Dry Gin,西班牙身倫敦心,帶有橙皮與花香的怡人。



這一頓海鮮盛宴,先由海中寶三重奏開始,細嫩鮮甜的北海道帶子,以清新的辣蘿蔔佐之,既清新又帶種開胃感;泰國鮮蝦脆多士,加上牛油果莎莎與墨汁麵包,小巧而豐富;香脆魷魚的外表酥化,厚度適中,裡面的魷魚爽甜而不老。



法式海鮮番茄濃湯與煎澳洲藍蟹肉餅,濃郁的海鮮湯,集合了龍蝦頭、青口、蜆、蝦等各款貝殼類海鮮於大成,再連同洋蔥與雜菜熬足六小時,每一啖湯都是超濃縮的海鮮精華,煎得金黃的蟹餅,擁有豐富的內餡,一絲絲鮮甜蟹肉絕不欺場,份量多一點的話,足以成為主菜,像法國的海龍皇湯一樣。



自選主菜三揀一,香烤海鮮拼盤,南非8頭鮮鮑加入了日本清酒去燒,散發出清酒的甜香,與及燒烤香;澳洲大虎蝦與焗海螺,熱力之下流露出其真性情。



個人最喜歡太平洋海鮮燴米型麵,煎帶子、蝦、青口、海膽,與及creamy的醬汁,每一款海鮮的質素皆無可懷疑,與米型麵打成一片,怎不令人悸然心動呢?



最後的甜品:甜蜜海洋,以椰子奶凍與藍蝶花香檸啫喱,加入乾冰,冒起白煙,營造出似夢迷離的幻象,雖然始終會消失去,但是當晚嚐過的海鮮,喝過的Gin Tonic,卻一一再現我心底。

PS:「海中瑰寶︰貝之珍味 」晚膳菜譜由即日起至6月27日,每逢星期一至星期四(公眾假期除外)供應。



原文:http://www.metrodaily.hk/metro_news/%E9%83%BD%E5%B8%82%E9%BB%9E%E8%A9%95-%E7%95%B6%E6%B5%B7%E9%AE%AE%E9%81%87%E4%B8%8Agin-pierside-bar-restaurant/?fbclid=IwAR1E7QUCuMxUIBbQgYFL1JhODa8ub8tQfDZU-0eLTN0UMUhU-hi91ignwJA

Pierside Bar & Restaurant

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皇家太平洋酒店海景翼大堂高座

電話: 2738 2398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告別怡東:雙城訣歌

$
0
0


上星期,與文青朋友YH到酒吧飲酒,她突然問我:(有無聽過一間酒吧,個名叫雙城吧?)

我:(X!呢度咪係囉,英文名叫Dickens Bar,以英國大文豪Charles Dickens來命名,而中文名叫雙城吧,取自佢其中一本小說個名:雙城故事。)

她是第二次這裡,當然不及我這位老顧客熟悉,第一次來Dickens Bar,剛好是二十年前,很記得當日中午,我與朋友在大球場,觀看車路士對快譯通的表演賽;晚上適逢英格蘭足總盃決賽,便與友人一起來這裡襯熱鬧,曼聯對紐卡素的戲碼,惹來大批外國球迷捧場,熾熱的氣氛,深深吸引著我。



2003 Aug

這二十年來,我沒有計過自己來過多少次,大約超過一百次吧,與朋友聚會,與球迷們看球賽,漸漸地成為了我的主場,近年已很少來看球賽了,反而有時會在Happy Hour時段,拿部電腦來工作,喝的不是咖啡,而是啤酒。




在此見証著己隊由下游護級份子,變成有份爭頭五名的前列份子,我看著我們怎樣大敗於保頓,亦看著怎樣把曼聯擊至潰不成軍;某年打進足總盃決賽,與一大球迷來這裡,為己隊打氣,開波25秒就先開記錄,一場歡喜最後一場空,一次又一次與錦標擦身而過;近年打比戰,紅軍佔盡優勢,雨傘運動的一年,作客晏菲路,補時的一球窩利波,追成1:1,忘我地高呼,已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。



2004年歐國盃,英格蘭在八強戰對葡萄牙的大戰,凌晨三點全間酒吧坐無虛席,全場都是英格蘭球迷,踢到加時,我睡著了,醒過來,又一次中了十二碼魔咒。



每個人生階段,有不同的朋友,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,遇過一位女生,那個時候經常見面,有次與她來這裡喝酒,彼此互吐心事,興之所至一起擲飛鏢,當時我不認定會否有發展機會,起碼應該會成為好好的朋友;可惜,因為一些言語上之間的誤會,我們的友誼隨著風飄去,沒有淚,這樣地,十年了,老死不相往還。

講了一大輪,到底Dickens Bar有咩飲,有咩食?





精釀啤酒吧未興起的年代,當時你在這裡,可以喝到一些香港不常見的英國啤酒,像Old Speckled Hen,Carling,Newcastle Brown Ale等等,有時還會買包Walkers薯片來送酒;現今精釀啤酒抬頭,少爺啤更與酒吧合作,推出酒吧限定的啤酒:Master Dickens,結業前夕,生啤一律$45一杯(包10%服務費),不論任何時段,物價彷彿回到二十年前。



以前喝得最多,是Stella Arotis,Boddingtons,今日見識懶係多過以前,學人飲精釀啤酒,少爺以外,還有大浪灣,鬼佬等選擇。



酒吧未裝修之時,充滿著英式酒館格調,賣的是pub food,炸魚薯條十年如一日不好吃,炸漿從沒薄過;Bangers and Mash是穩陣之選,球迷與賭仔一樣地迷信,有好幾次吃住焗薯皮睇波,最終勝出的是我們的一方;其他小吃如炸洋蔥圈,一般水準,勝在好送酒。








其實,Dickens最出名的,是咖喱,中午的咖喱自助餐出晒名,晚市就每個星期有一晚供應,其他時間就只限散叫;我吃過最好的咖喱Mutton,咖喱蝦,咖喱雜菜,隨怡東一去,教我怎辦?惟有移玉步至同集團的文華東方酒店 - 千日里酒吧,也可以吃到同樣美味的咖喱。





數年前閉門裝修,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的Gastropub,菜單上面的選擇,多了一些比較精緻的西餐,例如八爪魚薄切配牛油果,香煎鵪鶉腿,用健力士慢煮的牛肋肉等等,當然,傳統英式pub food亦得以保留,很多地方吃到的所謂英式早餐,沒有Black Pudding,這裡有。



臨結業前兩個星期,根本沒可能訂到位,只靠Walk in碰運氣,每位最低消費$200,兩杯啤酒,加一道小吃或主菜,要達標不難;我與好友A君站在吧枱前,她喝著大浪灣IPA,我喝我的Master Dickens,吃同一碟咖喱。

(講起真係巧合,當年譚詠麟少爺威威個MV,就係喺呢間酒店拍。)我喝著Master Dickens,把我知道的歷史,向A君娓娓道來。



喜歡喝健力士的YH,在Dickens最後時光,因皮膚敏感關係,喝的是Cloudy Bay的Pinot Noir,吃個Bread and Butter Pudding ;而我在這裡的最後一杯酒,卻是我以前很喜歡的Boddingtons。

It was the best of times。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。

我曾經在此,經歷過我最好與最壞的時代,Dickens Bar,記載了我的人生;終於喝完最後一杯啤酒,呼出一口氣,走出酒吧門口,以往在此發生過的事,終須塵歸塵,土歸土。



但是,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,早已超越純粹消費的層面,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;除非我年老失憶,忘記所有前塵往事,希望不會有這一天。

再見。

Dickens Bar:銅鑼灣怡東酒店地庫


國金軒(尖沙咀):傾傾講講似不知夜

$
0
0


沒來尖沙咀國金軒一年多,今次來這裡吃生日飯,最特別之處,適逢飯店總廚宏師傅放大假。

當晚品嚐了其Tasting menu,証明一間出色的飯店,大廚放假的日子,水準依舊保持,沒有走樣;Teamwork,是很重要的一環,廚房如球場,總廚並非單天保至尊,也要有出色的團隊配合,才能邁向成功。




很喜歡這裡的叉燒撈麵,皆因其蜜棧叉燒皇的確出色,烤得帶燶邊,蜜汁的香甜與鬆軟的肉質,還有天然的肉汁,每人兩小件,點到即止;蒜泥白肉卷與陳醋雙耳,味道不俗。



火喉十足,清潤鮮甜的原粒瑤柱菜膽北菇桃膠湯,滋陰又養顏;拿起粒瑤柱,與北菇用碟另上,再淋上鮑汁,就成為另一道菜。



百合,好意頭的食材,百年好合就無我份,此鮮百合羅勒翠玉鮮蝦球,秀麗的食材,做出清新的味道,蝦球像女生的爽朗個性,百合、羅勒、翠玉瓜,像女生的簡約而形象鮮明的外衣。



落入酒店廚師手上,海山骨的材料,用上較高級的西班牙的黑毛豬腩肉,仍有不少人覺得西材中用,大多中看不中用,時代不斷在變,食材質素亦有可能因周遭環境影響而下降;加上航運業發達,運輸亦方便過以前,世界各地優質食材,隨手可得;酒店中菜廳,用料不惜工本,充滿蝦醬香,入口酥脆,豬腩肉爆發出香甜的肉汁與肉香,將此傳統粵菜之味,給予嶄新面貌。



友人A小姐,特別將餐牌的單尾,改為野菌銀芽炆伊麵,生日流流好意頭。




三款美點:野莓果凍、焗燕窩蛋撻、千層拉椰糕,連同壽包一籠,甜到入心。



沒有刻意配餐酒,兩個人分享一瓶Muscadet,青蘋果與礦物味作主導,由頭帶到尾,叉燒與海山豬腩肉,百搭的通天老倌。

結果這一頓生日飯,吃了超過三小時,美酒佳餚令我們多麼入神,傾傾講講似不知夜。

國金軒(尖沙咀):尖沙咀彌敦道118號The Mira Hong Kong 3樓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Ukiyo世:創意洋日鐵板燒

$
0
0


知否世事常變,變幻原是永恆,老掉甩牙的歌詞,說出做人不要墨守成規,世界正不斷在變,身處瞬息萬變的廿一世紀,懂得與時並進,才是當今世界的生存之法則。

此道理放諸四海皆準,尤其是飲食界,越來越多日本鐵板燒,不甘只簡單地以海鮮,和牛饗客,特別加入西方元素,研法出用西式醬汁,與日本鐵板燒揉合;大坑的那間米芝蓮一星級鐵板燒料理,是箇中表表者,最近到訪位於銅鑼灣霎東街商廈,走新派路線的鐵板燒「Ukiyo世」,同樣以西日合璧的手法,演繹出當代鐵板燒之味。





在時尚高雅的裝潢之下,坐在大理石吧枱前,細心欣賞餐廳行政主廚Albert的手藝,鐵板燒師傅的雙手,等於舞蹈家的一雙腿;手上的剷,是舞蹈家的鞋;鐵板是舞台,熟練如舞步,看似凌亂但很有韻律,節奏明快而精準,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,更何況Albert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相關經驗?曾經在城中若干高級鐵板燒餐廳工作,集各家之大成,從而創出屬於自己的風格。



今年推出的廚師發辦九道菜餐單,每位$1680 + 10%起,用上多款來自世界各地優質食材入饌,北海道海膽多士,特別地加上金箔,營造出閃閃生輝效果;當然你不喜歡的話,可要求省卻;馬糞海膽甘甜香滑,晶瑩剔透的魚子醬,鹹鮮與甘甜之味,連同香脆的多士,不捨得一口過,慢慢咀嚼才能領略箇中滋味。




第二道菜是日本活鮑魚,師傅先行將其去殼,再放在鐵板上煎香,以熟練的刀法切件,最後以牛油,海帶,鮑魚內臟等材料煮成醬汁,淋在鮑魚上,本身鮑魚的質素上佳,鮮美彈牙不老,以海帶的清香醬汁來襯托,鮮味再度發育。




甘鯛魚配南瓜汁,Albert用平底鍋來把甘鯛煎焗,魚皮向下,魚肉向上,得出的效果,魚鱗畢挺,入口香脆乾爽;而魚肉保持著鮮嫩,質感肥美,吃得滿咀鮮香;配上濃甜不膩的南瓜汁,是神來之筆。




活龍蝦捕獲自本地附近海域,質素不用懷疑,只在乎師傅怎去烹調,只見Albert三扒兩潑,剛剛熟的龍蝦,加上以馬糞海膽與忌廉煮成的醬汁,再與炸得香脆的法式幼麵同吃,充斥著濃甜,鮮嫩,酥脆三部曲之喜悅,的確令我想起年青時候,經常到某酒家吃龍蝦,當時喜歡芝士龍蝦配伊麵,這道海膽汁與本地龍配脆麵,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



一輪海鮮急攻之後,吃個日本水果蕃茄沙律,準備迎接重頭戲:日本宮崎A5和牛牛柳。
軟淋的肉質,輕輕一咬,油花在口腔內四濺,香甜又澎湃;主角雖好,細節也做得一絲不苟,即磨山葵,鹽漬昆布,岩鹽,與及來自日本的配菜,甚至炸蒜片也用上日本來貨,我真的找不到任何挑剔之處。






紅蝦,來自西班牙,出名味道像超濃縮的鮮甜,蝦膏更是精華所在,Albert將紅蝦煮至半熟,取出蝦頭壓碎逼出蝦膏,連同番茄等材料熬成醬汁;最後加入麵條與半熟紅蝦,成為了令人難以抗拒,每一口盡是紅蝦鮮味的麵條。



剛才剩下的龍蝦頭尾,用來弄個麵豉湯,物盡其用;蘋果甜點的外表,是黑可可脆脆,內裡是焦糖慕絲與雲呢拿蛋糕,包著蘋果啫喱,戲中有戲,結局動人甜美。

PS:菜單或會因應季節而更改,一切以餐廳為準



原文:http://www.metrodaily.hk/metro_news/%E9%83%BD%E5%B8%82%E9%BB%9E%E8%A9%95-%E5%89%B5%E6%84%8F%E6%B4%8B%E6%97%A5%E9%90%B5%E6%9D%BF%E7%87%92

Ukiyo世

銅鑼灣霎東街15-21號OLIV 18樓

電話:2152 8880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
太子海鮮菜館:南投梅酒+威士忌飯局

$
0
0


今次個飯局很特別,集合了窮與Luxe之一身,因為這晚我的窮L飯局,與Wine Luxe雜誌合作,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酒美食之夜。

Wine Luxe社長N先生,提議不如一起搞場飯局,南投酒廠的香港代理,贊助旗下的梅酒與威士忌,地點方面,小炒為佳,平民一點。

聽到這個方案,很有趣,人出酒我出地方,當然要找一些自己相熟的地方,有間房最好,免開瓶是非常重要。

再次來到長沙灣的太子海鮮菜館,臥虎藏龍之地,老闆兼大廚龍哥一身好武功,很多功夫菜皆難不到他。




一共三圍人馬,包下一間房,幾十支梅酒,威士忌紛陳,沒有刻意去作菜式配對,這晚純粹自由式,每人$320全包。

以往南投酒廠專產水果酒,十年前開始自行蒸餾威士忌,因為先天性條件,它們釀過果酒的橡木桶來熟成威士忌,這是南投酒廠最獨特之處;年前我曾二訪酒廠,喝過不少特別的威士忌:梅子桶、荔枝桶、黑后桶;最近更推出柳丁桶,還首次推出有年份的威士忌,上年有幸在高雄喝過。

這晚的威士忌,有入門的玉山調和威士忌,兩瓶OMAR,一瓶荔枝桶熟成的威士忌。



龍哥為我們安排的菜單,非常豐富,第一道菜已經是龍蝦煎米粉,霸氣的開場,OMAR波本桶與它應該會成為好朋友。對於不太喝威士忌的人來說,玉山威士忌也難不到他們,充滿甜香,複雜度低,勝在容易喝。



我就另外開一檯,叫了一碟蟶子王煎米粉,同樣高質,二百多元一碟有五隻,煎米粉的角色很重要,我是為了它而吃蟶子王,正副不分。



例牌叉燒就一貫地高品質,配以OMAR雪莉桶威士忌就啱晒。煎炸蠔餅,酥脆乾爽,蠔仔仍飽滿多汁,鮮味盡顯。







蟠龍鱔、牛肋骨、胡椒海中蝦、金錢雞、花膠杏汁白肺湯,我就睇住食友們吃,難得夾到兩件燒鵝肉,皮脆肉嫩,喜不自勝;西米蓮蓉布甸,有不少人大讚,水準更勝某些老店出品。

烏梅與荔枝梅酒,各有捧場客,似乎前者最受歡迎,後者配辣菜,尤其是四川菜為佳。



眼見每一位出席的食友皆樂在其中,作為搞手總算飲得杯落。

下次飯局食咩好?請繼續留意我的窮L飯局。

窮L飯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46849813888

太子海鮮菜館:長沙灣元州街481-483號地下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巴塞隆拿:臨別黑毛豬火腿三文治@Pans & Company

$
0
0


在巴塞隆拿最後一吃,乘搭夜機離開之前,在機場禁區找個藉口吃個晚餐,(其實都唔係藉口,係點都要搵啲嘢食,兼散埋我身上剩下嘅歐羅)當然,臨走都要吃點比較有特色。

經過這間快餐店,有黑毛豬火腿三文治,剛好可用我一張10歐羅鈔票。

Pans & Company,是當地的連鎖快餐店,雖然我在Boqueria吃過不少黑毛豬火腿,但是我很喜歡它,永不嫌多,更何況這次一別之後,何時再訪這個美麗的地方?




三日兩夜,是不夠的,可是時間真的有限,連放兩個多星期大假總有終結時,以黑毛豬三文治來說一聲告別;口裡說成世人流流長,始終有機會再見,作為一個打工仔,並非想飛就飛,就算機票價錢較以前的便宜,假期呢?(很無奈,今年已排除到西班牙的可能性。)

短短三日,這是我第二次在巴塞隆拿光顧快餐店,聖家堂的旁邊,是我人生第一次Five Guys的經驗;在櫃檯放下10歐羅,即叫即做。



此套餐包括三文治,炸薯條,可樂一瓶,折合八十多元港元,你真的妄想可吃到黑毛豬三文治。



而且,火腿的份量真的不少,或者不是頂級,但絕對不是劣貨,又或者在當地吃到的貨色,差極都有個譜;火腿的油香與鹹香平衡,質感不會太韌,蕃茄醬可以不要,若有芝士的話,我會更加開心。薯條熱辣辣,正常水準,正所謂黑水能醫百病,隨著一杯可樂,真的可忘懷一切失落?



當你知道長假期去到尾聲,你就想設法想時間停頓,留住這一刻。



現實歸現實,我仍要打開電腦,為準備出街的稿件埋尾,時間差不多了,要前往登記閘口。



由巴塞隆拿到巴黎戴高樂的航班,延遲了起飛,當初我還怕因此而趕不及轉機,幸好機師趕得上時間,最終輕輕鬆鬆,仍有時間在戴高樂機場免稅店閒逛。

回程的十一小時內,想念著黑毛豬的滋味,我的滅噪耳筒隔絕了同機的大媽們的談話,醒過來,差不到抵港了;再拿起本書閱讀,如期抵達,又要面臨石屎森林的生活。。。。



在機場沖涼洗頭換件衫,拿著沉重的行李,直接坐巴士到灣仔,窮L富貴星月居飯局,飲食部落客人生,也許只能如此。

Pans & Company:Barcelona–El Prat Airport, Terminal T2, 08820 El Prat de Llobregat, Barcelona


J'S Bar Bistro:相約在白蘭樹下

$
0
0


剛轉字頭,踏入而立之年,已經視自己為叔輩的友人O先生,相約小弟Happy Hour,大家有一段時間沒見面,上次只在酒會上偶遇,來去匆匆未能詳談。

(你生日,要飲杯。)O先生說。

(咁啱今晚尖東有間酒吧,舉行一場關於Gin酒的推廣,Gin夜你會不會來?)我提議。

第二次來到帝苑酒店的J'S Bar Bistro,我們相約在白蘭樹下

就是最近很紅,香港Craft Gin代表:白蘭樹下。







剛開業之時來過,下班後拿著電腦,以雞尾酒作為寫稿的伴侶;指定餐酒於Happy Hour時段的優惠,不遜隔離的酒店酒吧,還有各款用備長炭烤出來的日式串燒,水準之高是意料之外,結果我一味顧住吃,差點忘了手頭上的工作;酒吧對這裡的芝士很有信心,當時更許下諾言,擇日與朋友再來。



最後,都係得個講字。



當晚由白蘭樹下的創辦人之一 - Kit,在酒吧擔任客席調酒師,以其白蘭樹下,調製出三款雞尾酒,各有特式,男女皆宜。

如果有聽過,甚至喝過白蘭樹下的朋友,對於其故事,其味道,彷彿帶有一份迷思,香味如香水的氈酒,與經常喝到的London Dry Gin是截然不同的風格;新界的一棵年老的白蘭樹,是其生命;摘下來的花,連同其他釀製氈酒的原材料,例如當歸、果皮、龍井茶葉等等,一同放進蒸餾器,多年來香港只得一個蒸餾廠牌,它們只能在氈酒的發源地:荷蘭,進行蒸餾工序,一來一回,加上香港烈酒稅高達100%,對大眾而言,價錢未免有點偏高,也許這是烈酒在香港的宿命。

上年剛推出之時,大坑扒房的老闆,以優惠價團購,可一不可再,我錯過了,反而身邊有不少朋友,訂了一,兩支,大部份都給予正評,本土情意結,此其一;味道很特別,此其二;特別得來又好飲,此其三。再分得細一點,有朋友喜歡淨飲,有朋友說加了湯力水之後,味道幾何級數提升,但未聽有朋友用來溝可樂/七喜。與此同時,又有人覺得花香味不太強,反而結尾很重當歸味!





J's de Parfum,最簡單的Gin and Tonic組合,Kit用上1724湯力水,與香水一般的優雅,一拍即合,甚麼氈配甚麼湯力水,是一大學問,當然我相信Kit的選擇,因為他是酒廠創辦人,酒裡面的特性,他最清楚。



年青時代喝Gin and Tonic,不出Gordon x 玉泉,後來接觸了Bombay Sapphire,似乎是另一個世界;近年開始認真地喝,除了威士忌之外,更開始留意Gin,湯力水,Fever Tree,London Essence,是我喝Gin的必然之選;一入酒門深似海,還要有排去學習。



Tranquility,杯邊插著正在燃燒的檀香,充滿意景的一杯雞尾酒,主角是冷泡綠茶,與白蘭樹下融合之後,像身穿Saint James間條衫,樣貌清秀的女生,塗上香水一樣;檀香的氣味,就像她的書卷味?

嗱,每個人聯想各有不同,你想到的未必是我所想,我想到的未必是你所想。



當晚幸運地淺嚐了Kit的實驗之作,用莓來浸泡氈酒,看看在不久將來,會否推出市場?



做Gin做到遍地開花,現在白蘭樹下已經在本地不少酒吧的架上,與世界各地的Gin爭一日之長短,這是香港人(尤其是酒鬼)樂於見到的景象。

謝謝友人請客,歡樂的時光,真的過得特別快。

J's Bar Bistro Address: 九龍尖沙咀東部麼地道69號帝苑酒店2樓


川味之初心

$
0
0


上星期的假期前夕晚上,受到酒友R之邀,參加了一場有趣的飯局。

只限會員訂檯,吃的不是大廚的手勢,而是屬於一班學員的舞台,每次有不同主題,菜單只是成本價,連酒水也是,免開瓶費。




杏花邨隔離的IVE,有間Training Restaurant,由接待員到侍應,廚師,都是應屆的學生,當中有導師從旁指點,以前我讀VTC的年代,也有類似的訓練餐廳;十年前與好友小寶,曾經在灣仔的西廚學院,吃過一餐價廉物美的午飯,與IVE的不同之處,後者是開放給公眾。

(照咁講,我都有資格成為會員。)我對酒友R說。

來得這類地方,要求自然降低一點,正如看一場青年軍比賽,你沒可能與球場上的巨星相比;某程度上,我們是付錢來做白老鼠,因為你不知道學生們的表現。

可能是意料之外地好,早前的土耳其主題,有份出席的朋友們,異口同聲大讚。







又可能是意料中事,像這一晚。拍青瓜,不夠入味,青瓜的青澀顯然而見,辣汁甜多過辣;口水雞,同一樣問題,辣汁很甜,與質素本來上佳的雞肉有點同床異夢的無奈;蒜泥白肉,中規中矩,香醋杞子黑木耳,尖椒皮蛋,有板有眼。



辣川牛雙寶,軟熟的牛舌與牛腩,被辣汁完全收服,然而辣汁的表現,還可以做得好一點。



學院最不擔心是食材,放膽地提供靚料給學生們用,這鍋水煮魚,鮮美嫩滑的桂花魚,在血池浮沉著,但外表與內涵始終有點出入,辣度與之前的菜式一樣地隔靴搔癢,麻香方面卻做得不錯。




擔擔麵的賣相,肉碎與湯麵分開上,聽導師解釋,是想我們細心品嚐清湯之味;吃後感,與我對擔擔麵的麻醬香,那股香滑帶辣的印象大有出入。

晚飯後要填一份問卷,內容是有關餐廳的服務,出品水準,配套,娛樂等環節,綜合多方面,我們還是很滿意當晚的飯局。不是為追求大師級的出品,而是感受一班年青人的初心,今日表演生硬,他日或會是酒店的高層/行政總廚?

寧欺白鬚公,莫欺少年窮,阿叔都係紅褲子出身的。留名跟進下個學期,再與酒友們來吃過。

Bostonian Seafood & Grill:海鮮與牛扒盛宴

$
0
0



二十年前,仍是少年的我,與心儀的女生到文化中心看音樂劇之前,帶她來到當時仍稱為鷹君酒店,地庫的西餐廳Bostonian晚飯,事隔多年,我已經忘記吃過甚麼,只記得餐廳的枱布,是一像畫紙,枱上的筆桶擺著數支蠟筆,藉著一餐飯用畫寄意,挺浪漫的一回事。

由鷹君到今日的朗廷,波士頓人依然是波士頓人,後來曾到訪數次,自助頭盤加主菜的午餐,物有所值;年前閉門裝數月,一洗以往的美式典雅格調,取而代之是充滿藝術氣息,帶有工業風的時尚;菜式更漸趨精緻,上年在此吃過慢煮西班牙八爪魚,西班牙燉飯,當然不少得它們最耍家的焗蠔;最近走馬上任的行政總廚,來自意大利的Cesare Romani,曾在亞洲、中東、加勒比海、印度洋與歐洲等地的酒店工作,憑著他的國際觀,會為餐廳帶來甚麼面貌?




首先來個生蠔拼盤 ($585/12隻),款式因季節而定,秋天吃北半球生蠔是常態,但不是絕對,其實一年四季也可吃到,現時雖不是當造期,當晚吃過的法國Fine de Claire no.2、愛爾蘭Irish Rock,質素皆上乘,前者肉質偏爽,充斥礦物味與及有如水果的清甜味,後者的飽滿身段,裝載著鮮甜與海水的鹹鮮;另外的熊本蠔,細細粒,一啖過盡收其香甜之味。



某年在倫敦某米芝蓮一星級餐廳,嚐過其烤牛骨髓,驚為天人,從此成為我的至愛之一,凡是餐牌上有此味供應,總不能錯過;新菜式之一:香烤牛骨髓($248),大廚灑上煙燻海鹽,再加入漬紅洋蔥香草沙律,烤牛骨髓的原味,甘香油潤,我稱之為天然牛油,加入了以上的配料,微微煙香與柔和的酸度,與及香草的清新,由原本的簡約,變得不平凡。



焗法國春雞 ($348) ,被稻草圍著,感覺像田園森林一樣,即捕即燒的原始,微焦的雞味入口爽滑,夾雜著點點脂香,雞肉嫩滑之餘,肉味亦不缺,加少許檸檬汁提味,相得益彰。



炭燒雪松木紙卷塔斯曼尼亞三文魚扒($348),特別之處是該三文魚扒,用威士忌與雲呢拿牛油處理過,再以雪松木紙包著來烤,生熟程度拿捏精準,魚肉鮮嫩不老,更散發出陣陣焦香與酒香。



波士頓龍蝦可能大家已經吃得很多,再沒有空間去發揮,然而這裡的大廚,卻以燒熱的海灘石,把龍蝦放上去焗熟,像焗桑拿一樣的姿態;上枱時,石頭的熱力猶在,但沒有將龍蝦的肉質變老,配以焦糖檸檬與海藻牛油,為此龍蝦的味道變得多元。($468/1磅)



四人份量的32安士的愛爾蘭28日Dry-aged斧頭牛扒($1388),經過熟成後肉味更濃郁,連著骨的位置,帶有肥膏,脂香與肉香並存,大塊肉一定要大杯酒,這裡的酒單選擇甚多,豐儉由人。



氣勢磅礡的火焰雪山,介乎冷靜與熱情之間,裡面的雲呢拿,芒果,熱情果雪糕,瞬間給我舌頭融化了,口中感覺極奇妙。($188)



原文:http://www.metrodaily.hk/metro_news/都市點評-海鮮與牛扒盛宴-bostonian-seafood-grill

Bostonian Seafood & Grill

尖沙咀北京道8號香港朗廷酒店低層大堂

電話: 2132 7898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巴塞隆拿:周日晚上米芝蓮一星@Angle Restaurant Barcelona

$
0
0



上年四月,因為假期的問題,錯過了與友人到巴塞隆拿的著名餐廳:Tickets,與及其他米芝蓮星級餐廳的大好機會,相隔半年後,才還自己一個小小心願,不過是獨自上路。

我只會在巴塞隆拿逗留兩晚,星期日與星期一,好可惜,我有好幾間心水餐廳,在這兩天休息;不如訂星期二午飯?對不起,已告爆滿。

臨急抱佛腳,出發前一天,才找到一間周日晚上仍開門營業,兼有位的米芝蓮星級餐廳,兼很近我下榻的住宿。

Angle,米芝蓮一星級餐廳,同系的ABaC,是三星;後者主廚Jordi Cruz,成名於Angle,當年是最年輕的西班牙米芝蓮大廚,而現任主理Angle的Alberto Durá ,更是90世代,2015年以24歲之齡,擔任餐廳大廚一職。




晚上八點半入座,餐廳環境以紅白二色作主調,枱與枱之間有一定的空間,氣氛輕鬆,可能是星期日晚的關係,感覺特別寧靜。



只有套餐供應,85歐羅與110歐羅,我貪平取前者,其實都已經很夠吃。



來到巴塞隆拿,盡量喝當地的酒,一杯Cava錯不了,最後卻由頭帶到尾。



一共九道菜的晚餐,賣相如雪糕的Green tomato "Gazparejo",以此形態來展現西班牙凍湯的另一面,雪霜感顯得其更清新。



Fried red band fish with hollandaise foam and spiced lemon ,眼前的小碟,放著炸魚皮,像麵條的曲線,沾以香滑的 hollandaise foam吃,我倒也覺得這是炸魚皮的高格調表現。







Iberian pork fritter with ham and Sherry Oloroso broth,當餐廳服務員,在我面前拿著咖啡壺,沖的不時咖啡,而是用黑毛豬熬製的清湯,倒進酒杯之時,再噴上雪莉酒,鹹鮮中帶著雪莉酒的芳香。




Our Skewered sardine with aioli sauce,black garlic charcoal bread and grilled eggplant,小木船插著燒沙甸魚,像煤炭一般的黑蒜麵包,跟炸得酥脆的沙甸魚骨,最佳外觀獎十拿九穩,當然有姿勢之餘,沙甸魚肥美到出油,滿咀生香。



開始來到餐單的戲肉,Scallop with spicy shoots and carrot textures ,雪白肥美的帶子,來自當地不假外求,煎得微焦的外表,內裡鮮嫩飽滿,再以辣芽與紅蘿蔔作點綴,清新之餘卻沒有畫蛇添足之累贅。



Thai style roast market fish with small Norway lobster and young leek ,這道菜取決在市場有甚麼,就用甚麼魚,東南亞之風與歐洲海鮮,無疑是一股異國風情;嫩滑的魚兒,滿載魚鮮,挪威的小龍蝦爽甜,香辣的泰式醬汁,打正fusion旗號但不落俗套,宛如一段甜蜜的異族通婚。



光顧之時正值晚秋,主菜Painted roast sweet potato,duck a la royale,corn,foie gras and mole poblano sauce ,賣相令我想起一首歌:紅葉落索的時候,鴨肉本身味道已經有種桀驁不馴的野性,再加上肝醬與mole poblano,濃上加濃,秋意濃,只欠迎面而來的秋風;說到底,這道菜給人感覺很窩心。



Yuzu and tonic bubbles,sweet chili and mango sorbet,切割得齊口的玻璃瓶,原本是湯力水瓶,柚子與湯力水做成的bubbles,襯托著甜椒,芒果的雪葩,一記極速令舌頭回魂的妙丹。
Yuzu and tonic bubbles,sweet chili and mango sorbet




甜品Crunchy cookie with yogurt,flowers and violet ice cream,是預告著冬天的來臨?我聯想著正在下雪,後花園的花仍堅強地綻放的畫面。



Petit Four,再送上一支唇膏,其實是莓味雪葩,食友V見到我上載這張相到社交網站,引發她想起年前在ABaC,一些失望的餐飲經驗。



恕未能評論ABaC,畢竟我未去過,這一頓米芝蓮星級晚餐,連酒水服務費,九十多歐羅而已,我很滿意。



未來的角度,會不會跟著老大哥的步伐,最終登上米芝蓮之巔,似乎言之尚早。

Angle Restaurant Barcelona:  Carrer d'Aragó, 214, 08011 Barcelona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台北:卸下光環的牛肉麵@建宏牛肉麵

$
0
0


去台北,真的很方便,無須花時間計劃行程,早一個星期訂機票住宿,還及時訂了心水餐廳,趁這兩天例假沒有事做,不如瀟洒飛一回?

下班直接由公司出機場,乘搭晚上的航班,抵達台北之時,桃捷尾班車已開出,始終要坐國光到台北車站;先到下榻的住宿check in,放下行李,便動身去西門町找點吃。

今晚宵夜夜唔夜?一點也不夜,有牛肉麵店更廿四小時營業。

上次大清早去富宏牛肉麵,今次凌晨去其兄弟,上年曾拿過米芝蓮車胎人美食,可惜今年已被除名的建宏牛肉麵




凌晨一點多的建宏,依然有不少客人找上門,西門町果然是不夜城,無論是一樂園對面,賣滷味意麵的程味珍,或者是紅樓後面,長年累月都有人排隊的阿財,越夜越美麗,身為夜深的一連串影畫戲的角色,你心裡面哼著的是等待黎明,或是黎明不要來?




先點餐付錢,小菜自取,很多時候在台灣吃牛肉麵,我最期待的是有甚麼涼菜,埋嚟睇埋嚟揀,隨心所欲,大前提你要有食慾;涼拌干絲與皮蛋豆腐,劃破了台北的長夜,亦為我這兩天例假揭開序幕。




NT$110一碗中份量的牛肉麵,聽說是剛剛加價,怎樣也好,賣到這個價錢,便宜得無話可說吧。



深色的湯底,帶著濃郁的牛香,鮮甜不死鹹,更沒有令人懷疑的混濁感;牛肉質素佳,軟熟可口,尤其是牛𦟌,咬下去感覺挺爽。




枱上面擺放的牛膏,任你加,橙色與深啡色,有辣有唔辣,不如雙管齊下,甘香兼辣得令人欲罷不能,忘記了誰是主角?為了余均益辣醬而吃炒麵,為了牛膏而吃牛肉麵,我想我是對某些細節位的偏執,旁人未必頂得順,自得其樂,最好。




當然不能缺少酸菜份兒,連同煙韌的麵條,一次過掛上牛膏,牛湯與酸菜的精華,你總是期望,這碗麵想長吃長有。



喝到一滴湯也不剩,聽說不夠的話更可以加湯,最後我並沒有這樣做,實在太飽了,乖乖地早點去睡啦。



卸下了米芝蓮光環,彷彿沒當是一回事,食客不會因此而卻步,起碼其出品,襯得起物有所值,這四個大字。

有想過臨走前再來一次,試試其麻醬麵與水餃,還是以沒時間為借口,錯過了。

建宏牛肉麵: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7號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台北:食過翻尋味@蛋要酷手工蛋餅專賣店

$
0
0


每次聽到有朋友從台灣回來,異口同聲大讚當地的早餐多元化,並非香港茶餐廳的ABC早餐。

我不同意香港的早餐比較乏味,茶餐廳的例牌早餐之外,粥店的艇仔粥加炸両,茶樓的點心,上海店的鹹豆漿,街頭小店的豬腸粉,其實選擇也不少,但是隔離飯香的心理,一直存在。

台北的早餐,你可以吃碗牛肉麵,也可以來個燒餅配鹹豆漿,近期大熱的熔岩芝士三文治,不勝枚舉。

通常吃早餐的地方,不是近自己的住所,就是近自己上班的地方,我今次都是住在衡陽路的旅館,近西門町站亦近台大醫院站,周圍有不少食店,就算我沒有做功課,對吃沒太高要求,單是附近的麵店,咖啡館,足以解決我一日三餐,所費無幾。

新光三越與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之間的信陽街,有間賣蛋餅賣到上電視,做人要型,做蛋亦然;蛋要酷手工蛋餅專賣店,逢星期一至五,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七點,恭候大家。





蛋要酷的位置在大廈的內圍,見到茶湯會,沿著左面的小巷行到盡頭便到;專注賣蛋餅,不過有多款味道選擇,原味最便宜,NT$35一客,所有蛋餅即叫即做,保証新鮮熱辣。

還想念前一晚的牛肉麵,早上十點多的小店,有三數位客人正在我前面等候著,點餐後稍等一會兒,製作需時;這時有兩位外國人走過來,望了兩眼,便轉個頭到後面的飲品店買果汁。餐牌全中文,沒有英文,難怪他們不明白,我未及開口向他們解釋,說不定他們了解後,放低一張NT$100鈔票跟機呢?



在鐵板上把餅皮加蛋漿煎香,再放一塊芝士,然後卷起,切成六小件,熱力逼使芝士慢慢融化,與蛋香聯成一線;落單前店員問我要不要辣,怎能不要?



自家製的小魚乾辣椒醬,是亮點,有了它,更加精彩,更加熱血。



食過翻尋味,第二天的早上,又來,今次豐富一點,加椰菜(即係高麗菜。)再加煙肉,也只是NT$60而已;爽甜的椰菜與煙肉的油脂,締造出剛柔並重的絕配,當然小魚乾辣醬的辛辣惹味,亦記一功。

NT$120一瓶的辣醬,我又忘記買走,相信以它來拌個陽春麵,關廟麵,食味一定佳。



今年的假期較以往多,未來應不乏機會快閃台北兩天,下次才買辣醬也未遲。

蛋要酷手工蛋餅專賣店:台北市中正區信陽街26-4號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台北:滂沱大雨下食臭豆腐@南機場夜市

$
0
0


相隔接近八年,再次來到南機場夜市,無獨有偶,與上次一樣,下著滂沱大雨。

最方便還是坐的士,由西門町出發,很快便到;士別數年,這裡亦受到米芝蓮的眷顧,有些檔口更打進車胎人美食榜;米芝蓮入侵平民小吃,不止是香港,放眼如新加坡,在Food Centre賣燒味的,拿下一星;上年米芝蓮進軍台北,即刻有不少夜市小吃,被納入車胎人推介名單。




當然外間會有不少陰謀論,一旦被米芝蓮相中,業主見獵心起,隨即加租,接著的劇情發展,一係發大嚟做,像添好運的培哥,為了擴展而狠狠推翻之前說過不會開分店的言論;一係就中了魔咒,業主加租,生意增加,小店力有不逮,未能一下子應付慕名而來的食客,因成本增加而將貨就價,雙管齊下導致水準下跌,最終踏上結業之路。

我不太清楚台灣的飲食生態,米芝蓮對小店/夜市檔口的影響,然而,在我的同溫層裡面(即係台灣的美食家朋友),對於米芝蓮是抱著正面的態度,因為台灣飲食文化,正想被世界看得見,米芝蓮作為全球最權威的飲食榜,是向世界接軌的最佳橋樑。



一個人,加上已訂了餐廳晚飯,有後顧之憂,只能試兩間檔口,上次到過的好佳蚵嗲,今次再吃其蚵嗲;它是傳統的福建菜,其實在香港某間福建菜館也吃到,但是門高夠大的格局令我卻步;我去慣的福建小店,只得蠔烙沒有蚵嗲,再次來到南機場夜市,實在不能錯過。





$50台幣一個,上碟時一開四,圓形的外表,剛炸起不久,熱騰騰但不油淋淋,隔油處理得宜,內裡夾雜著青菜與飽滿鮮甜的蠔仔,逼得滿滿的餡料,清新甜美,而外表酥化可口,不枉我再次光顧,值得放下一塊$50銅板。



下一站的目標,被米芝蓮車胎人推介的臭豆腐:臭老闆,本店碰正休息日,移玉步到分店,大雨之下,鞋未踏破但已濕透,不論是堂食或外賣,都要等。



現蒸臭豆腐,等候時間點餐,入座之後不久,臭氣薰天的蒸豆腐,奉上我面前。

經常抱怨今日的臭豆腐,談不上臭,懷念以前中學年代,在屋邨外面的走鬼檔,用膊頭撐起的臭味,新鮮炸出來熱辣辣,離枱十米已聞到其臭,一吃之下,臭到無朋友,稱得上內外兼備;現在難以找到如此臭味,一係被人投訴到暈,被逼妥協,臭豆腐不臭,還叫臭豆腐?




整間食店的確臭氣逼人,第一印象拿滿分,吃下去呢?豆腐質感是對辦,沒有修飾過的粗獷,可是其臭味,我覺得未去到盡,不過跟住上的辣汁,連著些微臭味,用來拌麵的確一流。

年前在恆春,吃過的炸臭豆腐,是逐臭之夫之美夢,故事未完,當我去到下一站的餐廳,點了杯白酒,一喝。。。



之前的臭豆腐味道,隨即被喚醒,非常複雜,百感交集,若果身邊有美女,我也不敢開口。

好佳蚵嗲: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15巷4弄南機場夜市

臭老闆: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13巷6號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
台北:留名海膽丼@丼賞和食

$
0
0


見到年青朋友泰利,第一次去台北,即時上載一碗丼飯的照片,到他的社交網站。

我拋下一句:(留名跟進。)

以前經過瞞著爹,過門不入,直到今日還未有機會光顧;今次來到松江南京站旁邊,就是跟著他的飲食路線圖,中午十二點的丼賞和食,仍有大量空位。




首先,在門外的自助售票機點餐,選擇好自己心水之後,放進鈔票便可,真的不難操作,然後由店員帶領入座。



每個丼飯皆奉送自助餐湯,無限任添,與及熱茶凍茶,同樣要自己動手。



用三文魚熬製的味噌湯,你喝到幾多就喝幾多,做人不要太過貪心,量力而為;數年前在士東市場的阿吉師,喝到的味噌湯,猶如海鮮大雜燴,免費奉送也交足功課,這裡的出品雖沒有前者般澎湃,但味道也不錯,鹹鮮的味噌滲透著鮮美的魚香。



NT$480 海膽丼,賣相大堆頭,海膽上面放了三文魚子,其他刺身作伴侶,還有牛蒡絲等配菜。

焦點固然是海膽,眼見海膽的外表有點濕潤,棘刺模糊不夠硬淨,成劈嘢咁,見狀眉頭一皺,淺嘗一口,幸而沒有走味,尚算甘甜軟滑沒有臭味,以三文魚子的鹹鮮提味,無疑是非常豐富,其他材料來說,三文魚沒有評價,避無可避;旗魚質素也不俗,飯底個人覺得濕了一點點。




畢竟只是賣NT$480,你可以期望甚麼?你在東京築地市場外面,吃碗海膽丼,閒閒地三千日元。

當然,這個是加拿大海膽,築地的是日本海膽呢。

丼賞和食: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40號b1



金紫荊粵菜廳:大廚蘇Quali

$
0
0


請不要被灣仔會展新翼的中菜廳:金紫荊,其有點俗氣的名字而嚇怕,近年我曾到訪數次,出品紮實,尤其是午茶時段的點心,貨真價實的灌湯餃,一直是我心水之選。

最近飯店大廚蘇師傅,設計出一個非常抵食的九道菜套餐,每人只須$488,(兩位起,另加一服務費與茶芥 $20)盡情地在飯桌上蘇Quali。




首先以精美的頭盤三味,來作個見面禮,包括酸甜開胃,而不失微甘的梅子涼瓜;散發出陣陣松露香氣,入口輕盈酥脆,沒有很重的膩感,用料恰當的黑松露腐皮卷,一洗近期黑松露被批評廣泛濫用之污名;蜜汁叉燒選材上乘,脢頭軟淋香甜,加上被黏潤的蜜汁包圍著,拍得住酒店級水準。



順德菜之精緻在乎於手工,高質的河鮮,像生拆魚雲羹,是一例,單是赤手空拳來拆肉,涉及的人力物力,並非想像中的簡單;蘇師傅的家鄉魚茸羹,以沙巴龍躉來取代河鮮入饌,湯底用鰂魚熬製而成,清甜不濁;或許龍躉的肉質未及河鮮般細膩,與其他配料如木耳絲,欖仁等等,組織成厚薄適中,入口啖啖都是魚肉的精華,也不錯了。




以蟹狀的金碟上,銀絲脆焗蟹蓋,面頭的金黃麵包糠,香脆而不過厚,裡面的餡料,用鮮奶,磨菇,洋蔥絲炒得香滑,一絲絲蟹肉呈現,童叟無欺,洋葱,鮮奶的味道,沒有搶去蟹肉的鮮甜味,合理地作出提味之妙。



另一道用上黑松露的菜式:黑松露煎帶子皇,今時今日北海道帶子,垂手可得,師傅輕輕一煎,外面熟,內裏還是保持嬌嫩的狀態;黑松露與醬油香,與帶子相互融,鮮美程度再提升。碟底的鮑魚菇,有如海綿般,記憶著吃黑松露帶子的美艷。



梅醬青檸焗肉排,略帶焦脆的外層,裝載著梅醬的甜,青檸的清新,緊扣著鬆化的肉排。



傳統之味蝦子柚皮,師傅處理得宜,柚皮的苦味盡去,連帶著蝦子與醬汁的鮮,旋即溶在口裡,剩下的醬汁,可否要碟粗麵來伴?菜單的綠葉,欖油杞子炒時蔬,恰如其份;蛋白菜粒炒飯,粒粒分明夠乾身,味道偏向清淡。



最後以開心煎堆仔拼桂圓紅棗茶,甜品兩味作終結,一剛一柔,前者香口後者滋潤,九道菜的蘇風味,在此告一段落。



PS:用HSBC信用卡結賬,更可享有八五折優惠。
PS:蘇風味九道菜餐單,由即日起供應至本年六月十四號(母親節除外)



原文:http://www.metrodaily.hk/metro_news/大廚「蘇quali」-金紫荊粵菜廳/?fbclid=IwAR2B5cBckMDGg4km4tu7-vKXvITF1LpkVyTIH2BPrIOW7hgMghGk2yZo3lk

金紫荊粵菜廳

灣仔博覽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博覽商場

電話: 2582 7728

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odiesmashingpumpkins

台北:牛肉麵送行@林東芳牛肉麵(機場)

$
0
0


吃過幾次林東芳牛肉麵,卻是第一次在機場吃。

剛剛進軍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禁區,其中一間最受香港人歡迎的牛肉麵店,與舒淇的KIKI麵,跳出香港的阿鴻小吃,與泰昌為鄰,今次台北快閃行,只吃過兩碗牛肉麵,建宏是其一,林東芳是其二。

一早在台北車站辦理登機手續,兼把行李寄倉,乘坐快車到機場第二航廈,不用40分鐘;到達後直接走進禁區,看到免稅店的一系列權力遊戲威士忌,全部都有貨,奈何我只得一個人,怎能大舉出擊買齊一套?

留定肚,只為了林東芳,雖然近年聽過不少其水準下跌,已變成遊客店的評價,再細想一下,原來我差不多四年沒有吃過!

台北的牛肉麵選擇實在太多,始終未能抽空翻兜,又或者其他牛肉麵店皆有不同特色,為何只限死自己去一間?



凡是在機場,標價定必高於市面,其牛肉麵套餐賣NT$250,包一碗牛肉麵,前菜花生,一杯飲品,另外我叫多碟小菜,秘製豆干,NT$60。身上的台幣花光?用信用卡也行。跟據今天林東芳新店的價格,細碗牛肉麵NT$160,前菜NT$40,加幅尚合理;至於它本身的價錢,對普羅台灣人而言是偏高,這是另一回事。

當我想起在香港機場禁區,差不多一舊水,吃碗水準不過爾爾的福建麵線,你就覺得這裡的取價,是非常公道,錯!是好撚抵。







本來我首選是花干,可惜已賣光,吃著此豆干,也不錯呢;近日花生價格直線上升,暫時未有下跌跡象,機場花生免費,只欠一套戲。




蔥花下得頗多,對我口味,清燉湯頭帶點油光,牛𦟌為主角,軟熟可口。



麵條吸湯力佳,煙韌彈牙。



湯底呢?甘醇濃郁的牛味仍在,但去到中段的味道越飲越淡,較以往失色。機場店沒有原桶牛膏任你加,只能以一小碟上,任客人取,結果我拿了兩碟,果然加入牛膏之後,藉其香辣,增加了豐富的層次感,香醇與惹味的結合,收復了失地。

成為了米芝蓮車胎人推介之後,林東芳的名氣越來越高,排隊的人龍聽說長過以前,未來有沒有機會拜訪新店?看情況吧。

林東芳牛肉麵(機場):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管制區美食街

蘇媽.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室:下雨天三人欲骨查

$
0
0


復活節的下午,雨勢有時頗大,與朋友們喝過咖啡,跳上巴士,向著深水埗方向進發,逛舊相機店,夜冷店。

友人B哥提議去蘇媽蘇媽,飲碗肉骨茶,反正我都想試,沒所謂。

(之前嚟過兩次,我好鍾意佢哋嘅肉骨茶。)B哥說。

(我早前去檳城,無飲到,可惜。)年初的檳城之行,我抽不到時間試當地的肉骨茶,四年前我就是為了追求正宗之味,專程由吉隆坡坐火車到巴生港,以肉骨茶作早餐;美食,著實令我瘋狂,因為我喜歡肉骨茶嘛。



黃昏六點半左右,來到蘇媽蘇媽門口,已經要等位,不過只須十分鐘,人多但流量算快。

極力去營造馬來西亞餐室的氣氛,看看牆上的掛畫,用毛筆字寫上當地美食的名字,百吉爹,即是肉骨茶福建話的諧音;辣死你媽,即是Nasi lemak,總之,吃過的,去過當地的,一看就明。



肉骨茶一共有十一款選擇,當然是配料的分別,茶,還是一樣,馬來西亞式肉骨茶;最貴的大雜錦,賣$128,夠三個人分;大骨,細骨,一字骨,皇帝骨,賣$54至$88不等;我挑選了較便宜的三層肉,$40。



以上價錢只包肉骨茶,要白飯與油條就另計,材料未上,肉骨茶先行,侍應奉上小碗肉骨茶,顏色對辦,藥材香氣比較柔和,其味也一樣,沒有大鳴大放,離枱三呎也感覺到的霸氣,倒卻有一份細膩,挺舒服的。



然後,三層肉隨即上枱,層次分明,盡收肉骨茶的香味。



再者,肉骨茶是無限任添,最後我喝了兩碗。



當然我們不止肉骨茶,魚仔醬撈啦啦,即是蜆,其肉偏瘦,味道還算鮮甜,魚仔醬的確惹味,一躍成為主角。



魚仔醬配蘿蔔糕,的確有點XO醬蘿蔔糕之影子,只是沒有兜亂來炒而已,個人而言,配搭勝過蜆肉。



檳城香炸滷肉卷,等於福建的五香卷,炸得香脆的腐皮,卷著攪碎的豬肉、芋頭、芫荽等混合而成的餡料,香口惹味的地道小吃。



B哥還推介這裡的咖央多士,如果在早上,加杯Kopi,再加隻半熟蛋,淋些醬油,整件事就非常南洋了。



除了肉骨茶之外,也想試其老鼠粉,亞參叻沙,這也是我懷念的馬來西亞味道。

到底是我再去馬來西亞先?或再來蘇媽蘇媽先?真的不肯定,唯一肯定的是,它們非常好生意,我們離開之際,門外已經有十多人正在等候,哈哈。

蘇媽.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室:深水埗基隆街251號地下

燒房焗:跑馬地月光下的串燒

$
0
0


跑馬地之友G小姐吹雞開局,復活節假期前的晚上,一行五人,聚集在跑馬地成和道,新開不久的燒房焗

其實它不算是新餐廳,經歷過三次搬遷,由灣仔到銅鑼灣,輾轉來到跑馬地,內情我當然不知道,只是上網搜尋該店的資料時發現,七年前已經在灣仔機利臣街營業。

作為一名食客,不管太多了,G小姐說這裡食物水準不錯,好幾道菜式的名字很搞鬼,餐廳裡面更可以打街機。

(上次嚟就係見到呢度有部迷你街機,大多數遊戲都係廿幾年前嘅經典。)G小姐說。





我家也有一部,月前在夜冷店,用超抵價抬回家,內藏數百款遊戲,包括King of Fighter、Street Fighter I II,益智一點,俄羅斯方塊也有,自用或招呼朋友,一流。




始終我是大叔,成長於八,九十年代,對當時的流行文化,難免有一份緬懷;走進餐廳,看其擺設,全部都是那些年的玩具,想當年四驅車的熱潮,炒到數百大元一盒;超級任天堂,相信有不少人玩過,令我廢寢忘餐的遊戲,實在太多了,未能盡錄。

可見餐廳老闆,是一名Kidult。



人未齊,先叫杯啤酒,歡樂時光買一送一,$58,三得利的The Premium Malt's,佐以奉送的前菜,好過食花生,近期食得太多,有點熱氣。



仍然免開瓶費,我自攜一瓶威士忌,友人JL帶夠兩瓶,再加多一瓶純米大吟釀,預計戰況一定很激烈。



辣到噴火的真係麻辣東風螺,我的舌頭近乎麻痺,反而朋友們吃得津津有味。





蒜頭漬、螢光魷魚、酒盜芝士,是典型送酒菜。



日式薯仔沙律,加入了青瓜,混入了醋作調味,微酸之味令人開胃。



炸薩摩赤雞翼,略灑鹽花作調味,輕易地凸顯了雞肉的鮮,鹹香與香脆的雞皮相輔相乘。



辣霸皮蛋,沒有騙人,其霸氣是懾人的香辣。



日本燒鳥店必然正選之免治雞肉棒付九州蛋,雞肉夾雜著雞軟骨,鬆軟中帶爽口,伴以香甜的九州蛋與醬油,穩穩陣陣,吃得開心,喝光一杯啤酒,再來一杯,反正買一送一。



甲羅燒$98一隻,蟹膏甘香,但是蟹肉好像找不到,與鵪鶉蛋拌勻後。塗在餅乾上吃,要是有得選擇的話,我想用來伴個麵。



燒牛舌,軟熟可口,帶著juicy感。




相反地,同樣冠以麻辣之名,豬手的辣度,似乎有點手下留情,屬於輕量級,少少辣卻是多多趣,爽滑的豬皮,膠質豐富;麻辣的餘韻悠長,碟底的芽菜,召喚了其惹味,最終吃得乾乾淨淨,只剩下骨頭。



回一回氣,來個比較清淡的清酒煮花甲,湯汁甜而花甲肉厚鮮甜。



既然要清淡,怎少得大根煮?



讓舌頭休息夠,再來一記重擊:燒雞翼,我不敢托大,不然就要個爆粗雞翼,蓋此辣度,非同小可也。

身旁的友人,面對爆粗依然毫無懼色,一吃,就知味道,直冒金星幸仍有意識,口中唸唸有詞,我不記得他們有沒有講粗口,官能刺激直逼大腦,胡言亂語心思交瘁,帶出一個X字,不足為奇。




追加燒茄子,燒冬菇,正常的味道,木魚碎的香氣,未免有點搶風頭。



此時,老闆拿出燒膶腸,烤得腸衣焦脆,裡面的腸肉甘香油潤,經過燒烤之後,味道更突出,勝過炒芥蘭或煲仔飯。



老闆問我們要不要老火湯,我們當然點頭,吃過日式串燒,整碗老火湯,的確反高潮;可見老闆不拘泥某種形式,沒有被傳統二字限制著,抱著最緊要好玩的想法去做菜,食客又吃得過癮,還可以喝著酒玩街頭霸王,重拾少年時代的回憶,夫復何求?



燒沖繩燒菠蘿的出場時間,差不多午夜十二點,喝得不知人間世,埋單每人$500,只是我們吃得窮兇極惡而已。

燒房焗:跑馬地成和道12C號地下


Viewing all 1806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